赵匡胤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年仅十一岁的儿子,竟会说出这般话来。
节制天下兵马?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稚童会有的志向!
赵光义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模样,笑着道:“皇兄,德昭小小年纪便有此志向,实乃我大宋之幸。”
嘴上这么说着,他心中却是暗暗警惕。
赵德昭年纪轻轻,怎会突然有此想法?还指名道姓要赵普做老师?
莫非……此事是赵普故意为之?
他将目光投向赵普,发现后者也是一脸惊讶的模样,但他反倒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不是你赵普,那还能是谁?
老匹夫,都是一个剧组出来的,你跟我还演起戏了?!
另一边,赵匡胤则是盯着赵德昭,神色不喜不怒,缓缓问道:“德昭,你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自己的儿子他当然了解,他也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对。
赵德昭没听出赵匡胤话里的试探,他挺起小胸膛,认真地看着父皇说道:
“儿臣观史,见诸多帝王潜龙之时,毫无作为,使大权旁落,受奸人所制,连自己母后都护不住,
儿臣不愿那样,儿臣要像父皇一样,节制天下兵马,手握大权!
保护祖母,保护母后,保护弟弟妹妹!”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又透着一股较真的倔强。
尤其是最后几句话,更是涨红了脸,显然出自真心。
皇后王氏看向他的眼神愈发柔和。
赵匡胤再也不疑有他,心中猛地一颤,眼中甚至泛起了泪花。
近三年过去,他都差点忘了,眼前的长子可是在幼时就经历了丧母之痛呐!
虽然王氏对他也是极好,但丧母之痛,岂是这般轻易放下的,想必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对生母的死耿耿于怀吧,不然,怎会说出这般动情的话!
他想起了自己的结发夫妻——贺氏,若是她得知德昭如此品性,在天之灵也会安息吧。
“好!好!好!”
赵匡胤连说了三个好字,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吾儿有此志向,为父甚感欣慰!”
他甚至有股现在就立赵德昭为储君的冲动!
可就他在刚刚升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主位上高坐的杜太后开口了。
“德昭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志向,固然可喜可贺,然……”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她,只见她话锋一转,幽幽道:
“然德昭毕竟年岁尚小,应以学业为主、脚踏实地才是,怎能好高骛远?”
她三言两语,便将赵德昭的话定了性。
赵光义顿时面色一喜,连忙端起酒杯掩饰着微微扬起的嘴角。
而大孝子赵匡胤却是皱起眉头,心中颇有不满,却碍于母亲情面,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揉了揉赵德昭的脑袋。
赵德昭委屈的咬着嘴唇,看向祖母,不服气还想说点什么,却被赵匡胤直接打断了。
“母亲所言极是,既如此,则平,你可愿做德昭的先生,教他好好习之?”
赵普连忙起身,犹豫片刻,对着赵匡胤与赵德昭深深一揖:“臣,惶恐之至,亦荣幸之至!愿竭尽所能,辅佐殿下!”
他用的是‘辅佐’二字,而非‘教导’。
赵光义深深的看了一眼赵普,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杜太后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赵普这话的意思,不禁皱起眉头:“则平何等人也,用来教导德昭,岂不是大材小用?依本宫看……”
“祖母!”赵德昭听到前半段话,顿时急了,甚至不顾尊卑直接打断了杜太后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