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诸将士,还盼着有朝一日,能在殿帅的带领下,南灭唐北征汉,他朝收复燕云故土,重整河山!”
“殿帅!为了三军将士,为了万里河山,为了天下万民!”
“请您称帝!”
当‘陈忠义’声嘶力竭的喊出这一番话时,营帐中又寂静了那么一瞬。
赵匡义张了张嘴,把准备好的话咽了下去。
赵普仔细看了一眼,记住了他的长相。
而赵匡胤听完这番话后,只觉得这人的每一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浑身热血沸腾。
南灭唐北征汉,他朝收复燕云故土,重整河山!
这本就是他的志向!
要不然他为何要演上这么一出大戏!
想到这里,他对赵匡义使了一个眼色。
赶紧走剧本啊,愣啥呢?
赵匡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来,不由分说的拉着赵匡胤就往帐外走,“皇兄,三军将士等这一天都等了好久了!”
“哈哈,得让将士们看看他们的新皇。”
其他将领纷纷起身,簇拥着赵匡胤一哄而出。
而帐外等候多时的将士们,当看到身穿黄袍赵匡胤走出营帐时,纷纷激动了起来。
“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是谁先呼喊了一声,紧接着,乌泱泱的人群跪倒了一大片,山呼‘万岁’。
数万人整齐高喊,这样的声浪足以响彻天地,震惊数里!
在这连绵不绝的声浪中,陈云峥则是暗暗心想。
这波演技,能给自己打几分?
正暗爽着,一股眩晕感突然袭来,他只觉得眼前一晃,不受控制的退出了陈守义的身体,意识再次回到了祖祠空间中。
他又尝试了一下,发现自己还能共享陈守义的视角,却操纵不了他的身体。
是气运不够?还是祖祠能力有限?
他暗暗琢磨着,而目睹了一切的陈守义,跪在地上,心里又惊又怕又喜。
方才那股被人操纵的感觉太诡异了,手脚像不是自己的,抢包袱、披黄袍、下跪高呼,一气呵成,连他自己都吓傻了。
不过他心里也对祖宗愈发的敬畏与感恩。
他一个小人物,若非祖宗显灵,恐怕这一辈子都进不了赵匡胤的眼。
营帐前,赵匡胤见君臣名分已定,心里悄然松了一口气。
这场戏,总算是圆满了。
“陛下,今位已定。”这时,赵匡义拱手对赵匡胤进言道“当务之急,便是要光复京城!”
而通过陈守义的视角,听到这番进言的陈云峥,差点在祖祠空间里笑出声来。
还‘光复’?到底谁是叛军?
怪不得历史上赵匡胤对这位弟弟如此信重,单说这语言艺术就不是常人能有的。
听到这句话的众将士齐齐抬头,望向赵匡胤。
等待着他下达称帝后的第一道圣旨。
开封城内那位小皇帝的生死,以及城内数十万百姓的安危,皆在这道即将下达的口谕中决定。
陈守义心里也忐忑起来。
他不想再看到开封城上演火光冲天的那一幕。
所以他冒着胆子,硬着头皮大声献言道:“请陛下以剽窃为戒!”
“若诸军将校,持功剽窃,则非顺天应人之意,恐失民心,愿陛下三思而行!”
他说出这番话是有考量的。
首先,这是他心中‘义’之所在,他的站位本就离赵匡胤极近,如此机会,若不说点什么,届时开封城再燃火光,他心会有愧。
其次,他在军中多年,早知赵匡胤宽厚之名,自己先前又立了首功,即使这番话让赵匡胤不满意,他也不会惩处自己。
所以他才没有犹豫的说出这番话来。
但他没注意到的是,一旁的赵匡义默默收回了刚欲迈出的步子,用温和的眼神,盯着他看了许久,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