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守义喊出那番话的时候,赵匡胤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他。
先前他以为,这只是个很会投机,有几分胆色和嘴皮子的小卒。
但他能说出‘控制虎狼,安定民心’的见解,足以证明此人在大局亦或是政治上是有些许才能的。
想到这里,赵匡胤顿时给赵普使了一个眼色,赵普会意的点点头。
而后,赵匡胤翻身上马,看着周围的数万禁军,黑红的脸上镇定自若道:
“汝等立我为天子,吾有号令,汝等能禀乎?”
赵匡胤声若洪钟,话音一落,诸多大将齐齐参拜,回答的分外痛快:“誓死唯命!”
得到众将回应后,赵匡胤下令:
“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比肩。”
“汝等不得惊犯宫阙,侵凌朝贵及犯府库!”
“用命有重赏,违则孥戮!”
赵匡胤以深重的告诫,结束了属于他约法三章的内容。
这次将领们的回答更加简略,众军齐声道:“诺!”
陈守义喊得尤为大声,面色通红,他不知道这是赵匡胤听从了他的建议,还是他本就是这么想的。
但都不重要了。
他只是图一个心安。
而赵匡胤下完第一道圣旨后,却沉默了下来,犯起了难。
如赵匡义所说,当务之急是要拿下开封,况且家人犹在城中,生死安危系于一线。
周太祖郭威的例子还历历在目,他不想步上后尘。
虽说已经事先支会了石守信,王审琦二人,但他仍不放心。
故而必须派一名信得过的人,先行入城,与家人和石守信,王审琦二人报信,让其有所准备。
除却这私事外,还有一桩更要紧的公事。
得有一个人直接去见三位宰相,以及检校太尉韩通,再向太后,小皇帝摊牌,通知这些人新帝诞生。
说白了,就是告诉这些人,你们要识时务!
这种事以前有人干过,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大哥三弟,自己不好意思见父皇,故而派尉迟恭先行进宫禀报结果。
但那说到底,还是李氏的内部家务,与赵匡胤目下情况不同。
他现在可是造反!
哪怕伪装的再好,在开封城里那群人眼里,依旧是造反!
满朝文武就算杀不了他赵匡胤,难道还砍不了这个报信人?
若是这报信人话说重了,恐怕还会起到反效果,引起满朝文武愤慨。
若是说轻了,又起不到震慑的效果。
故而派去的这人,不仅得有几分胆识,更要有能说会道,蛊惑人心之能方可。
“陛下,可派楚昭辅,潘美二人先行入城。”
谋士赵普看出了赵匡胤的为难,当即上前提议道。
赵匡胤沉吟片刻,高声喊道:“楚昭辅,潘美何在?”
赵匡胤的话音刚落,就有两名将领挺身而出,齐声参拜:“臣在!”
看着身前两员爱将,赵匡胤沉声说道:“朕命汝二人先行驰疾回京,
楚昭辅汝务必在消息传回京城前,通知石守信与王审琦二人,掌握京城城防。
另潘美代朕,向主上及朝中大臣宣告朕称帝一事。”
说罢,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瞥了一眼跪在他身边不远的一名小卒:“汝叫什么名字?”
突然被点名,陈守义浑身一僵,略微磕巴道:“回……回陛下,小的陈守义。”
“陈守义……”赵匡胤念了遍这名字,突然道:“你随潘美一道回京,听其令而行。”
此人倒也有几分胆色与嘴皮子功夫,赵匡胤并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遵命!”陈守义这时已定了心神,当即领命,立在了潘美身侧。
二人对视一眼,陈守义率先抱拳一拜,潘美则微微点头。
虽然陈守义还是第一次见到潘美,但想来潘美此人能被陛下派去宣告称帝一事,此人定是陛下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