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销没问题,我们先供应五十台。”
林涛很干脆的答应了。
“那就这么定了。”
张柜长站起身,和林涛又握了一次手。
“明天您就可以送货过来。”
走出百货大楼,林涛心里松了一口气。
虽然只是五十台的小订单,但这是开拓新销售渠道的重要一步。
如果试销成功,后续的订单量将会几倍增长。
“涛哥,咱们接下来去哪里?”
王红林问道。
“供销社。”
林涛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三点半。
“趁着还有时间,多跑几个地方。”
傍晚时分,两人回到厂里。
夕阳西下,厂区里一片寂静。
车间里的工人们已经下班,只有几扇办公室的窗户还亮着灯。
“涛哥,今天跑了四个地方,有三个都有意向合作。”
王红林在办公室里总结着今天的收获。
“如果都谈成了,每个月至少能多销售两百台收音机。”
林涛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开始算账。
两百台收音机,按照每台净利润八元计算,一个月就是一千六百元的额外收入。
虽然不多,但足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红星,分析扩大销售规模后的资金流状况。”
林涛在心里询问。
“分析完成:按照当前销售增长趋势,预计两个月后可实现正向现金流,六个月后累计盈利可达十二万元。建议继续扩大销售网络,同时控制生产成本。”
夜深了,厂区里已经没有了人声。
林涛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摆着一摞厚厚的销售合同。
通过百叶窗的缝隙,他看到远处的街灯发出昏黄的光芒。
几只野猫在垃圾箱旁觅食,偶尔传来汽车远去的声音。
明天就是发工资的日子,工人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
产量在稳步上升,质量也在持续改善。
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要想让厂子真正摆脱困境,必须在销售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林涛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下个月的销售目标:五百台。
这个数字在昏暗的灯光下,既是希望,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