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市里最大的百货大楼,那里是整个海峰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春日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几个推着自行车的售货员匆匆走过,车筐里装着各种商品。
远处的钟楼传来整点的钟声,几只燕子从屋檐下飞过。
百货大楼是一座四层的砖混结构建筑,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楼前的广场上停着几辆解放牌卡车,工人们正在卸货。
“林厂长,您好。”
电器柜台的柜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梳着齐耳短发,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
“听说您要来谈合作的事?”
“张组长,久仰大名。”
林涛和她握了握手。
“我们厂想和百货大楼建立直接的供货关系。”
张柜长领着他们到了柜台后面的小办公室。
办公室很小,只有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墙上贴着各种商品的价格表,角落里摆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样板戏。
“林厂长,说实话,我们这里不缺收音机。”
张柜长给他们倒了茶,坐在对面。
“光是天津、上海的厂家,就有十几家在供货。”
“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呢?”
王红林有些急躁。
“质量。”
林涛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台收音机,放在桌上。
“这是我们最新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6以上。”
张柜长半信半疑的打开收音机,旋转着调谐旋钮。
清晰的广播声立刻填满了整个办公室,没有一丝杂音。
她又试了试音量旋钮和波段开关,每个功能都运转正常。
“确实不错。”
张柜长点点头。
“不过价格呢?”
“出厂价二十五元,比其他厂家低三块钱。”
林涛说道。
张柜长的眼睛亮了一下。
在这个年代,三块钱的差价足以决定一个产品的市场前景。
“林厂长,您这个条件确实很有吸引力。”
张柜长放下收音机。
“不过我们这里有个规矩,新产品要先试销一个月,如果销量好,才能正式合作。”
“试销没问题,我们先供应五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