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在古代当名士 > 第四章 我要他给我捡鞋!(第1页)

第四章 我要他给我捡鞋!(第1页)

谢衡沉吟片刻,说道:“除了当今陛下,有谁更值得他们表达衷心呢?如此,博陵崔氏一定会把族中女儿送进宫。”

崔夫人轻轻摇了摇头,宫中陛下“羊车望幸”之事,闹的沸沸扬扬,崔氏女入宫,若不能以家世得宠的话,恐怕也要学着卑微的宫人在殿前铺洒竹叶盐水,来诱惑陛下的羊车驾临了。

片刻后,崔夫人便平复了心情,缓缓道:“那些崔家的老人,为了争权夺利,真是异想天开。当今陛下后宫人数之广远超历代,就是如此,宫中也很久没有新的子嗣诞生了,族老想用崔氏女入宫来压制兄长,不过妄想罢了。除了恶心兄长一把,能有什么用!”

谢衡很是看得开,虽为崔家女婿,但他在意的崔家人也只有崔夫人一个罢了。对于大舅哥的精神状态,他并不在乎,只要人活着就行。

见夫人神情郁郁,谢衡握住夫人的双手安慰道:“良伯兄不是有儿子了吗,只要孩子平安长大,那些人再怎么叫嚣,也不过是无能的狂吠罢了。”

崔夫人叹息道:“我离家日久,嫁给郎君已育三子,哪里还管得着娘家的是非呢?我所叹息的,是从崔氏的如今,想到我们三个儿子的以后。那些族老,从前不也是和我阿父一块儿长大的叔伯吗?怎么就能对他们看着长大的侄子如此百般算计,难道利益就能把情谊冲淡至此吗?如此观之,日后我们的三个儿子,又会如何呢?”

谢衡见夫人面露哀色,连忙柔声劝慰:“谢家又没有博陵崔氏那样可传承的侯爵之位,他们只有我这个五品的父亲,等我去后,三子若不能齐心协力,谢氏分崩离析,他们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吗?三子即使不能共富贵,却是不得不同患难的,便是为了自身,他们也不能渐行渐远,夫人且放宽心吧!”

说着,他又想起三个儿子的德性,很是坚定地说道:“他们三个绝无闹翻的可能!”

崔夫人闻言,想想至今未归的大子,散漫无度的二子,顽皮不定的三子,心中立刻宽慰不少。

夫妻俩在正房中商讨着种种家族事件,庭院里漫步的兄弟俩气氛倒还不错。

虽然先前闹了一场,但兄弟俩对着自家人都是事过就放的性情。所以虽然兄弟俩几年里搏斗不断,感情却依旧很好。

夜凉如水,月似弯钩,庭中树影婆娑。

谢裒正讲着他在朋友那听来的奇闻逸事,“干将莫邪这对宝剑近来现世了,据说中书令家中正收藏着其中的干将剑,许多人都慕名而去拜访中书令。”

谢广不解问道:“我听过干将莫邪的故事,那不是刺王杀驾之剑吗?中书令是谁?他收藏这个,是也想做大事?”

谢裒浑不在意的摆摆手,道:“中书令出身范阳张氏,是留侯之后,累有世代清名,现在更是权势正盛如日中天的时候,干将在他手中,只能算一把故事奇异的宝剑。况且,他自称连汉高祖的斩蛇剑都见过,收藏一把干将又算什么呢?”

难得被弟弟请教,谢裒很有分享精神地和弟弟讲起了当朝中书令的奇闻逸事。

这位留侯之后名为张华,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名声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只能用一个“怪”字来形容。

张华年轻的时候,颇有才名,有一位俊秀的年轻人去拜访他,与他交流学问,探讨儒道两家种种深奥之理,那位年轻人都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张华皆不能答。

于是张华很是不悦,便对左右挽尊道:“这少年是鬼魅狐精所变,否则怎么会年轻多智到这个地步?”

当地有一座东周时的燕昭王墓,这位燕昭王就是从前筑黄金台招揽人才的那位。有人说经常见到那位年轻人在此地徘徊,于是张华就带人去燕昭王墓去查探。在墓地前发现了一棵千年的古木,张华便命人伐木,这时突然出现一个青衣幼童,对着张华悲叹:“狐狸连累了我。”

张华于是笃定当初的年轻人就是狐狸精变得,于是把人捉住后用千年古木焚烧,年轻人果然化作一只狐狸。

听到此处,谢广打断道:“如果那人被烧死后没有变成狐狸,那岂不是活生生烧死了一个人?”

顿了顿,他又问道:“那人真的变成狐狸了吗?”

谢裒拍了拍弟弟小小的肩头,用一种玩味的语气说道:“阿广,山野不名之人与范阳张氏的子弟,当然是范阳张氏所言为实了。此事一出,留侯之后慧眼识狐的名声传扬开来,张华也为人所知了。”

谢广一怔,也是,他这几天看后世的记忆看得有些糊涂了,这是个世家鼎盛的时代,寒门都只有匍伏的份,更何况平头百姓呢?白身的才学,有时候还会是一把催命剑。

他一脚踢在草地上,不爽道:“什么狗屁留侯之后,等我以后发达了,我要他给我捡鞋!”

谢裒想了想,道:“按中书令的年龄,想要达成愿望,阿广你得先去学一手驭尸之术才行。”

谢广环着双臂,昂头道:“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不用多少时日,我一定能扬名,在张华死之前,一定能让他给我捡鞋!”

谢裒托着下巴,故作夸张地仔细端详了一番小弟,笑道:“真的吗?我不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