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对向而进,迅速接壤。
碰面之后,见领头的真是高远,张大彪满脸欢喜地开口:“高老板!”
高远知道情况紧急,也顾不得寒暄,连忙说道:“张营长,这是我这次给咱们新一团送过来的军火,啥也不说了,赶紧把这些装备弹药送到阵地上去吧!”
张大彪稍愣了一下,感激地点了点头:“好!”
高远的身后是系统安排的运输队伍,还是依照当下时期的运输方式,由整整15辆骡马车所拉。
每辆板车上都堆的鼓鼓囊囊的,装备弹药的上方仅由一块粗布遮盖,大概遮挡住模样。
这批军火包括整整1000支五三式步骑枪,还有20挺53式轻机枪,和20箱30枚一装的,统共600颗51式木柄手榴弹,外加上10万发762x54毫米口径的子弹。
林林总总的算起来也得有个六七吨重,否则也用不了这么多骡马车。
配合运输的人员也有30多人——全都是当地农民的打扮,看着黝黑却又结实。
“一排长,还不赶紧带人帮忙!”
张大彪招呼了一声。
战士们迅速帮着在后方推车,加快速度将这批军火运往阵地上。
高远跟着帮忙,和张大彪共推一辆板车,方才他看那一排长,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亲和感,此时才来得及发问:
“张营长,那位是?”
张大彪道:“哦,那是我的一排长高大山,说起来你们还是本家姓呢!”
高远笑了笑,望着那和自己差不多年轻的面孔,顿时释然。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倒是巧了。
说话间,张大彪实在是没忍住好奇,偷偷地掀开板车上所盖的粗布,瞄了一眼。
霎时间,连声音几乎都在颤抖:“这,这么多枪?”
他跟着高远推车时,就觉得这板车异常的沉重,两个人在后面推,前面还有个骡子奋力地拽着,依旧觉得吃力。
原本还在纳闷,这板车上究竟是装了多重的东西。
高老板这回送来的到底都是些什么军火。
直到掀开粗布一瞧。
好家伙,一条条步枪摆的整整齐齐,在板车上堆的像小山似的。
高远趁着运输的工夫,一面使力,一面稍有些喘地回道:“也没有多少,还是上回那样的步枪,有个1000支。
另外还有和这个步枪差不多系列,子弹通用的机枪20挺。
然后就是20箱手榴弹,和对应口径的10万发子弹,也就是这些了。”
“多,多少子弹?”张大彪忽然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十万发子弹???
我的天呐!!!
张大彪记得没错的话,团长好像说过,当初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准备奔赴前线作战时。
120师在奔赴前线之前,统计全师弹药,各口径子弹加在一块不过27万多发。
他们129师的情况更糟糕。
全师各口径子弹加在一块,才有多少呢?
102828发!
也就是说,高远送来的这批军火,仅仅是这10万发子弹,几乎相当于红军刚刚改编为八路军时,129师全师的弹药储备量了。
也难怪张大彪会震惊错愕到这般地步。
运输队伍继续向阵地靠拢。
但是接近阵地之后,地势较高,这些骡马车肯定是上不去。
张大彪早已按耐不住心底的狂喜,几乎是手舞足蹈着带了两个战士,率先赶到阵地上摇人去了。
出发之前,大彪抱着一挺53式轻机枪,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撒手。
并再三声称,一会儿非得抱着这挺机枪,杀他几十个小鬼子不可。
高远无奈地介绍说:“张营长,这款机枪全重9263千克,也就是185斤左右,另外它是47发的弹盘供弹,光是装满子弹的弹盘就有五六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