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都平身坐下吧。”
他回到御案之后,重新坐下,节奏陡然加快。
“如此,第一事,就算议定。”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薛国观。
“薛国观。”
“臣在!”薛国观立刻站起身来。
“你策论中所列,京中修路、安置饥民、疏通沟渠等事,甚为繁琐。朕现在,就只命你专管修路一事!”
“你下去之后,立刻就此事,列出详尽的费用、人工、方法、措施,写成条陈,直接呈报上来!朕与你配齐人力、物力、财力!”
朱由检顿了顿,看着薛国观那张激动到涨红的脸,沉声道。
“朕会给你一切能给的支持,还请爱卿,莫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薛国观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猛地一撩袍角,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臣,敢不从命!”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其他人。
“其余诸事,还请各位臣工下去之后,或自荐,或举荐贤能,各自认领。标准就两个:一,旬月之内,可见成效;二,于京师百万生民,确有裨益。”
“切勿再上那些陈腔滥调了,明白吗?”
“臣等遵命!”众臣齐声应道。
朱由检敲了敲桌子。
“好,第一事议定。第二事,起复天启年间因门户事罢斥各员,名单在此,是否有人有异议?”
殿中一片安静,无人出声。
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下意识地捏了捏藏在袖中的题本,那里面是他连夜写好的,反对大规模起复东林党人的奏疏。
他微不可察地看了看左右同僚,特别是看了看几个沉默不语的旧日阉党同僚,最终还是没敢出列。
皇帝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此时再出头,那就是不识时务,自寻死路。
“很好。”
朱由检的目光在桌上的名牌中扫过,最后定格在一个名字上。
“通政司使,吕图南。”
“臣在。”
“今日之内,将起复公文,尽数发出,可有问题?”
“回陛下,没有问题!”吕图南起身拱手道。
“第三事,起复朱燮元,为川、贵、湖广、汉中等地总督,直领军务。有异议吗?”
依旧无人出声。
朱由检以眼示意吕图南,后者再次起身领命。
“第四事,朕欲在明年春闱以登极之故开恩科,取士名额,定为四百人。有异议吗?”
这一次,殿中终于有了些反应,几位阁老和尚书对视一眼,齐齐起身。
“陛下圣明,此乃为国求才之盛举!”
“第五事,”朱由检点点头,语气丝毫不停,“明年春闱之后,由吏部出面,考选精通算学之士五十人,纳入户部,新设会计司。有异议吗?”
户部尚书郭允厚立刻站起身来,激动地拱手道:“陛下圣明!臣……臣代户部上下,谢陛下隆恩!”
说完,他还回头看了一眼其他人。
其他人皆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朱由检心中暗松一口气。
很好,今日最难的几关,都顺利通过了。
看来,这场“坦诚布公”+“驱狼吞虎”的会议,效果斐然。
他挥了挥手,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意。
“今日诸事已毕,诸位爱卿都退下吧,各自的事情,好生去做。”
群臣起身,正欲行礼告退。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突兀地在安静的大殿中响了起来。
“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