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李筠反叛,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便传遍开封,引起阵阵哗然。
朝堂上下,反对者有之,支持者亦有之。
反对者认为,陛下乃九五之尊,万金之躯,岂能亲冒矢石?
况且石守信,高怀德等悍将已经率领大军北伐,又何须陛下御驾亲征?
支持者则觉得,开国第一战,陛下亲征更能彰显平定叛乱的决心,鼓舞士气。
但争论归争论,帝命已下,谁也改变不了赵匡胤的决定。
陈云峥得知此事后,也是在祖祠空间里幽幽一叹。
此次赵匡胤亲征,是赵光义势力开始膨胀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在此之前,哪怕赵光义有天大的野心,也只敢在哥哥的眼皮子底下做些小动作,尤其是目前大权在握的,多是义社兄弟及赵匡胤亲信。
可赵匡胤一旦御驾亲征,那就不一样了。
监国之权在手,哪怕是赵普也得退让三分。
借此机会,赵光义会以分化后周旧臣的名义,安插自己的人进入禁军等各个部门要害位置。
卢多逊,楚昭辅,姚恕,石熙载等人也是在这个时间点,被他拉拢变成‘狼人’,构成了赵光义的基础班底。
有一说一,车身的政治能力确实与其车技一般,堪称一绝。
仅仅两个月不到,便初步建立了一套政治网络,还接着粮食危机收拢了一波人心。
可陈云峥就算明知这一切,此时也难以改变。
说到底,陈家现在仅有陈守义一人在朝中当差,还仅仅是个从七品的内殿直都知,难以起到大用。
“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陈云峥叹了一口气。
眼下他只能期望陈守义不会随赵匡胤出征,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有所作为。
内殿直衙署内,陈守义也叹了一口气,此番大军出征,想必大儿子也必定躲不过去。
新兵上战场,存活者十不足三。
他心里难免有所记挂。
正想着,门外传来程德玄的声音:“都知大人,好久不见。”
只见他像到了自己家一般,随意推门而入。
陈守义眉头微皱,刚想呵斥,却看到程德玄身后还有一人。
赵光义?
陈守义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只见赵光义穿着一身常服,面带温和的笑容,正站在公廨门口。
“下官参见赵大人。”陈守义躬身行礼。
“陈都知不必多礼。”赵光义笑着摆摆手,态度如谦谦君子般平易近人。
他径直走进公廨内,身后程德玄识趣的将门关上,守在门外。
“算起来,这还是你当值后我们第一次见面。”赵光义四处打量了一番,“没想到内殿直的衙署这般简陋。”
“能为大宋效力,简陋些也无妨。”陈守义顺着他的话说道。
赵光义转过身,目光落在陈守义身上,随口问道:“陛下决定半个月后御驾亲征,此事,你可知晓?”
“下官略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