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家的路上。
宫崎树手里拎着纪伊国屋书店的袋子,里面装着四本书,分别是:《歌词、编曲、谱曲》、《作曲基本原理与实践》、《曲谱例集》、《流行歌曲和声与旋律》。
他所听过的那些金曲,无论是歌词还是五线谱都能写出来。
但……
能写出来并不意味着他能理解。
本质上他还是抄,只不过是抄的对象从“书”变成了“曲”。
而作曲中最基础的五线谱,这也是具有专业性质的。就和做数学题一样,哪怕把过程结果全部抄对,如果理解不了那些符号,就根本理解不了这个过程。
身为作曲人,自己无法理解自己写的东西太奇怪了。他可不希望以后曲子写出来后,连五线谱的含义都说不出来。
总不能用“曲子是自己哼出来的,五线谱是专业人士照着写画出来的”这种话搪塞,这和他天才制作人的人设完全不搭。
五线谱他随时可以写出来交给工藤静香。但想到可能会被她引荐给cbs索尼的音乐制作人,便决定先吃透这些最基本的作曲定理,免得真遇上时露了馅。
隔行如隔山,在音乐人这一领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家后,宫崎树先给自己冲泡了一杯速溶咖啡。
在外面晃了一个白天感到疲惫,便决定先看看书,放松一下脑子,等晚上吃完饭后再执行雷打不动的码字计划。
书中是这样写的——
【流行音乐中,谱曲是单旋律创作,类似普通人即兴哼唱,任何一个有一定乐感的人都能做到;而编曲作为专业工种,需庞大的知识储备与长期训,对编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音乐中的伴奏带。】
【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优秀的歌词能拉高一首歌的格调,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作曲是歌曲的骨血,人会被一首流行音乐作品吸引,大部分都会来自一条核心悦耳动听的旋律线;编曲则是外在包装,对这首歌的情感升华起到推动作用……】
看着看着,宫崎树才咂摸出其中的微妙。
作曲和编曲,是两项截然不同的工作。
作曲更倚仗先天的灵感,是旋律、和声框架从无到有的诞生;而编曲则是技术活儿,要靠经验往骨架上填充血肉,用乐器组合、声部编排让音乐落地。
更关键的是,一首歌的曲版税,通常只算在作曲人名下,与编曲人无关。除非编曲部分也是作曲人完成的。就像行业里默认的那样,编曲完全可以外包给成熟的专业工作室,花钱买效率,省时又省力。
宫崎树做出熊猫擦汗的动作。
还好翻了这些书……
不然连最基础的歌曲分工都搞不清,怕是要闹大笑话。
这么看来,他只需把作曲的部分搞定,剩下的交给cbs索尼就行,唱片公司肯定有专门负责编曲的部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再省事不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或许是穿越者的福利,他的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好得惊人,看过的内容很快就能记住并且理解。
但代价是……很疲倦。属于是十八岁精壮小伙的精力被迅速耗尽,宫崎树只觉得眼皮沉重,不知不觉歪倒在沙发上,陷入沉沉的睡眠。
……
蒲池幸子今天比往常晚归了近一个小时,找专业的声乐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她已经有了眉目。
她踩着老旧的楼梯往上走,心里盘算着晚上小树会做什么晚餐给她吃。非放假时间,负责做晚餐的一般都是一直待在家里的宫崎树。
只有到了周末,她才有时间亲自下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