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一天时间里。
《樱花树下》就收到如此多的读者回信,足以见证其在东京二十三区的热度之高。
尽管来信中的内容,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
但在中山和音看来这都不是事。
只有拥有讨论度的作品,才算是有市场!一潭死水收不到邮寄评论的小说,才说明是被市场给淘汰了的。
而在宫崎树看来。
《樱花树下》以扭曲的母女丼为核心,辅以细腻的官能描写,虽赚足关注度,却也因内容特性注定受众局限,销量难以和那些男女通杀老少皆宜的作品比。
商业上可能不算太成功,但作为出道炒热度的作品,毫无疑问,大获胜利!
一连筛选出五封信,初期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中山和音叫住正要开溜的宫崎树:“宫崎君,回信就在这儿直接写吧,下一期内容今天就得定稿。”
“这么赶?”
“周刊就是这样的工作节奏。”中山和音耸耸肩,“除了发售日当天能喘口气,其余每天都是选稿、定稿、印刷……尤其你这要配合主编炒作的,版面还得反复微调,所以,写完回信再走。”
“感觉跟被国文老师逼着写作业似的。”宫崎树无奈叹气,“有打字机吗?”
“有。”
很快,中山和音便让人取来一台便携式打字机和稿纸交到宫崎树手里,“我在五楼办公室,回信写完交给我。”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宫崎树望着桌上的打字机,单手托腮。
穿越后到,每章大概一万字左右。”
即便早已知道他创作的速度很快,但听到这个数字,中山和音仍忍不住咋舌。
一天一万字的创作量,忽然觉得眼前的宫崎树与其说是“素人作家”,倒更像个被封印了写作本能的文字机器。
“这部分稿费什么时候能结清?”
与中山和音熟络后,宫崎树问话也直白起来。
“通常审核通过次日就能结。”中山和音扶了扶额,“但你这稿子量太大,我得先初审内容,再交给定稿专员过出版审。要是没问题,第二天稿费就会到账。”
“没事,慢慢来,我这里不急的。”
宫崎树露出纯真的笑容。
他可以理解,毕竟自己一周就是七万字的交稿量,别的作者一周都是卡着五千字的底线去的。审得慢点没关系,只要稿费没少就行。
咚咚——
两人交谈间,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宫崎树下意识以为来人是那位见过两面的少女,不料推门进来的竟是许久未见的渡边淳一。
“渡边前辈,好久不见?”他笑着打起招呼。
“果然在这啊,宫崎君。打你留的电话没人接,中山编辑又喊我过来。”渡边淳一拍了拍他的肩,“我就猜你八成是在文艺春秋社,果然没错。你那本《樱花树下》可真火,好多朋友打电话问我‘宫崎树是不是你新笔名’,倒让我跟着沾了光。”
经过一天时间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