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观国
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大哥,你谁啊上来就聊这么大的话题
我眯着眼打量着这位李老丈。他站在那里,身形算不上高大,但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势。那句观国,他说得风轻云淡,仿佛在问今天天气如何一样自然。
这老头,绝对不是普通的富商。
我那刚刚平息下去的咸鱼警报,瞬间拉到了满格。
麻烦。天大的麻烦。
在古代,跟陌生人,尤其是跟这种一看就不简单的陌生人,聊国事,跟在悬崖边上跳科目三有什么区别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我立刻换上一副敬而远之的表情,拿起扇子摇了摇,语气也变得轻浮起来:老丈说笑了。我一个只会喝茶发呆的闲人,哪懂什么国家大事刚才那些,不过是胡说八道,糊弄王老板的,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我一边说,一边给老王使眼色,让他赶紧把这尊大神请走。
谁知老王这会儿已经被我忽悠得五迷三道,对我崇拜得无以复加,完全没接收到我的求救信号。他反而一脸自豪地对李老丈说:老丈,您可别不信!我们林公子,那学问可大了去了!他就是真人不露相!
我内心哀嚎:老王啊老王,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你这是典型的猪队友行为!
李老丈根本没理会我的推辞,他缓步走到我的茶桌前,那名一直肃立的护卫也随之跟了过来,锐利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在我身上刮来刮去。
老丈自己拉过一张长凳坐下,眼神平静地看着我,继续刚才的话题:公子不必过谦。刚才那‘五豆之论’,环环相扣,直指要害。老朽听了,茅塞顿开。一家茶馆尚有如此多的内忧外患,一个国家,岂不更是如此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就如公子的‘恶客上门’之说,我大梁北有胡虏叩关,东有倭寇袭扰,这不就是虎视眈眈的‘新客’吗‘茶客善变’,百姓之心亦是如此,若朝廷政令不合民心,民心亦会思变。至于那‘货源掣肘’,盐铁、漕运,哪一样不是国之命脉一旦为人所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每说一句,我的心就往下一沉。
好家伙,这老头不光听懂了,还会举一反三,直接把我的五力模型套用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这已经不是面试官了,这分明是董事长在做案例复盘啊!
我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这已经不是想不想聊的问题了,这是人家把题出好了,点名要我回答。
我脑子里飞速运转。直接拒绝看这架势,恐怕不行。胡说八道万一哪句说错了,搞不好就是妄议朝政的大罪。
看来,只能拿出点真东西,把这尊神仙应付过去,让他满意了赶紧走。
我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体,表情也严肃了许多。
老丈既然有此一问,那小子就斗胆再卖弄几句。我指着桌上的五颗茴香豆,将它们重新归拢到一起,刚才说的,只是‘知彼’,是看清咱们面临的困境。但光看清问题,没用。关键在于,如何破局。
哦李老丈眼中精光一闪,愿闻其详。
要破局,得先‘知己’。我拿起一颗茴香豆,就拿王老板的茶馆来说。听雨阁豪华,对吧那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咱们不跟它比豪华,咱们比‘亲民’。
我转向已经听傻了的王老板:老王,你的优势是什么是你这张能跟三教九流都聊上几句的嘴,是茶馆里这股子谁来了都不拘束的烟火气,是那五文钱一碗、能无限续水的大碗茶。这些,听雨阁有吗它没有。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老王喃喃自语,仿佛在品味这个新鲜的词汇。
对。所以,你不用学听雨阁那样搞什么金碧辉煌,那是找死。你要做的,是把你‘亲民’的优势,做到极致。我越说越顺,上辈子给学生讲市场定位的劲头都上来了。
这叫‘差异化经营’。人家做高端市场,你就做‘精准下沉’。把你的目标客户,牢牢锁定在那些图个实惠、图个热闹的普通百姓、行脚商贩、贩夫走卒身上。听雨阁卖的是身份,咱们卖的是街坊情;他们的茶点是给小姐们拿回去炫耀的,咱们的烧饼是给干活的大哥垫肚子的。定位不同,客源就不会有根本冲突。
我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学的讲台上,底下坐着的不是茶客,而是一群嗷嗷待哺的本科生。
知己、知彼之后,还要‘知势’和‘知危’。我看着李老丈,意有所指地说道,‘势’,是大势所趋。比如现在城里有钱人越来越多,都喜欢附庸风雅,这就是听雨阁能火起来的‘大势’。‘危’,是潜在的风险。比如官府突然要加税,或者茶叶突然涨价,这些都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