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1983:我在东京做游戏 > 第三章 游戏标准,手焊电路板(第2页)

第三章 游戏标准,手焊电路板(第2页)

故事性,游戏讲的故事到底够不够令玩家投入情感。

这一点对于rpg游戏而言至关重要。

如《仙剑奇侠传1》《最终幻想》《巫师》等。

当玩家为了赵灵儿、爱丽丝流泪的时候,故事性上就成功了。

游戏性,一款游戏到底值不值得反复游玩,怎么玩才能好玩。

如《我的世界》带来的创造性,《牧场物语》以及竞品游戏带来的休闲玩法等。

当玩家为了一颗顶级蔬菜反复刷新的时候,游戏性上就成功了。

挖掘性,一款游戏的世界深度,是否与现实匹配,是否值得玩家反复探索等等。

如《上古卷轴》系列,《gta》系列,都是拥有值得探索的庞大世界观。开放世界本身不值得探索,但开放世界搭配合适的世界观就值得探索。没有对应的探索,开放世界等于没开放,在这一点上,《无人深空》就是反例,虽然设定了无数个可探索星球,但几乎所有星球都不值得探索。

如果玩家会主动探索世界的一角,发掘隐藏在这一角当中的无数可能性,那么深度就足够了。

媒体性,看似不重要,反而很重要。

有些游戏本身游戏素质一般,然而却拥有病毒一般的话题度,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引爆社交圈。这一点常见于包含梅塔元素的游戏。

更有甚者如《羊了个羊》《旅行青蛙》《fllpy

bird》等。

游戏素质本身一般,甚至可以说就不怎么样,但是具有可以广泛传播的特点,能够成为某种短时间内的社交潮流,达到不玩就落后的特点。

四点当中,能够达成任意一点,就可以称之为优秀游戏,能满足其中两点甚至更多的游戏,更是可以称之为世界游戏历史上永恒的经典。

“1983年的话,有什么一个人就可以做,而且绝对很好玩的经典游戏呢?”

小林彻看向sg1000的那个烂摇杆。

这个游戏,必须得适配世嘉这个烂操作杆。

最好就用不到功能键,只用摇杆就可以玩。

“魂斗罗?超级玛丽?想都别想!”

“泡泡龙?祖玛?这也不行!”

“贪吃蛇?不对,贪吃蛇已经有了,而且就是世嘉公司的产品。”

“那么,吃豆人?也不行,吃豆人也有了!”

1980年,日本南梦宫推出吃豆人游戏,成为一代街机厅经典。

至于打砖块,桌球等游戏,早就已经是街机厅的常客了。

小林彻托着下巴,沉吟良久,一个名字,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算算时间,正是1983年出现的。

1983年,前苏联一座科学院内,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一位研究员创造出了俄罗斯方块这款游戏。

而这,也是小林彻所能想到的,以当下的条件下所能够做出的最佳作品。

“俄罗斯方块是好游戏,但我来做的话得换个名字!叫小林方块!”

小林彻打定主意,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kobayashi

puzzle

刷拉。

小林彻在这行英文字母外,画了一个大圈,末端几乎飞到白板之外的墙面上。

这游戏就叫小林拼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