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1981军工模拟器 > 第77章 科研团队(第2页)

第77章 科研团队(第2页)

毕竟这涉及到军事保密。

陈羽选择作为第一项攻克的,便是‘闪电-1’空空导弹,也就是他已经研制成功的,总重量45千克的小型近程空空导弹。

‘闪电-1’空空导弹,导弹长度可是只有214米,弹径也只有120毫米,尾翼430毫米,弹重45千克,战斗部重6千克,采用固体发动机,采用被动红外制导,最大速度3马赫,射程03~13千米。

这款导弹,意义不言而喻,它将丰富中国战斗机的武器库,让中国战斗机能够携带的导弹更加丰富。

虽然射程是短了一些,但是也更强,在近距离格斗时,能够发挥着强大的威力。

最大速度3马赫,也可以威胁几乎所有的战斗机、轰炸机,甚至可以进行近距离拦截导弹。

毕竟以前的导弹,可是有不少速度还达不到3马赫的。

其他人听得非常认真,详细地记着笔记。

对于陈羽这个总设计师,没有人反对。

那些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面对着陈羽头上‘教授’头衔,天生无法反对。

其他教授、研究员,那更是多多少少了解内幕。

在这一行,要是大家水平差不多,那自然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也不服谁。

可要是水平领先很多了,那么都是属于内行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反而会更加服气。

陈羽研制的空空导弹,已经被批准批量生产。

这可是一款先进的空空导弹。

要研制一款空空导弹,有多困难,作为参与过空空导弹研制的他们,难道还不清楚吗?

所以,他们对于陈羽很服气,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

要说全国谁在空空导弹领域排第一,那非陈羽莫属。

陈羽一一画出剖面图进行分析,比如讲解导引头,那导引头的各个专业,都不由得更加认真起来。

空空导弹的导引头,这是极为重要的,是真正的核心部件,负责探测、跟踪并锁定目标,确保导弹能够精准命中目标。

在空空导弹领域,中国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而这又体现在各个专业领域的薄弱。

技术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朝一夕促进的。

偏偏当年苏联专家撤离得太匆忙,太多学生只是学到半桶水。

那时候的中国,想要出国留学都没地方去,只能自己瞎琢磨。

在之前,中国在空空导弹方面,起码落后美国和苏联二十多年,而且落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没办法,苏联和美国,都拥有着完善工业,有着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有着大量的科研团队,而且当年美国与苏联可是从德国收刮了大量的人才。

苏联和美国在二战之后,迎来了科技大爆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当初攻入德国以后,几乎将德国的人才都给收刮走了。

而中国,可没有这种好处。

二战的胜利,中国只是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而战后的中国可是一片废墟,百废待兴,也没能从日本身上获得战争赔款。

可以说,中国有现在,都是无数中国人吃苦耐劳拼出来的。

虽然相比美国、苏联、欧洲,还相差很大,但是相比建国前,那就好了不知道多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