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到底是倭人。”宋隐轻笑,“你也知道,倭人同样欺软怕硬,甚至比朝鲜人还怂。”“现在大明那么厉害,倭人对大明,就好比孙子看到爷爷。”闻言,朱棣忍不住笑了。“他们胆敢不敬畏,就灭了他们。”宋隐继续,“大明需要把倭国的矿产挖出来,还有炼铁,都离不开倭人。”“倭人只有吃饱,替大明挖矿、炼铁的数量才会更多。”“大明现在不缺粮食,等他们依赖大明的粮食后,大明可以通过粮食控制他们。”“粮食控制?”朱棣眼睛一亮。宋隐笑着继续,“还可以把身强力壮的倭人运往南洋和西洋,替大明挖矿。”“。。。。。。这事,得好好想一想。”朱棣皱眉思索了一会,已经有些心动。大明用那些海外蛮夷并不顺手,也不能让大明百姓,始终干那种折寿的累活。倭人,恰好合适!这时,红薯地几乎收割完毕。小山般的红薯堆了一地。“回禀皇上,红薯约莫有一万七千八百石!”“嘶。。。。。。”朱棣双眼瞪得溜圆。一旁的朱高炽和暴昭等人,更是瞠目结舌。“竟然那么多!”“回皇上,微臣估算过,八斤红薯可以种一亩地。”“这次大约种了一千一百八十亩,每亩收获红薯十五石,那么总共收获就将近一万七千八百石。”“还请皇上恕罪,由于红薯太多,微臣等人还来不及一一过秤。”宋城汇报时,虽然有些惶恐,可眼里的神色却满是喜悦。差不多接近两万石的红薯啊,谁曾想,一年前红薯运回时,才八斤。不到两年,就把八斤种苗,培育出将近两万石。“太好了!”朱棣满脸喜色,“诸位卿家没让咱失望,如此大功,咱肯定重重有赏。”“这次收获的一万多石红薯,如果接着培育,再次收获,岂不是。。。。。。”朱棣说到这,停顿下来,向宋隐看去。他似乎算不出结果。宋隐直接回答,“应该两百多万石吧?”“两百多万石?”闻言,朱棣和朱高炽等人都一脸激动。而暴昭和宋城等人更是瞠目结舌。两百多万石的红薯,那是多少?“如果那样,大明哪里还用发愁没有粮食?”宋隐点头,“不过,这试验田种不下那么多红薯。”“种不下吗?”这话让朱棣和朱高炽同时一愣。“是的!”宋隐微微颔首,“这么多红薯,可以向外推广了。”“不过我担心百姓们有了种苗,也不知如何培育红薯。”“要不可以先在京城周边推广。”“或者送一些去北平府,让那边的士绅先培育起来。”“不过这些红薯来之不易,非常珍贵。”“不可以随意给出去,否则我担心有人不珍惜,拿到红薯后就吃了多半。”“即便是北平府的士绅们想要得到红薯种苗,也要花钱购买。”“而且售价不能低。”闻言,朱棣和朱高炽等人,都紧紧地盯着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