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号。
岭南科大,第二个课题的租赁实验区中。
穿着一身白色贴身实验服,隐约可见曼妙身段的林佩玉,拿着一份最新出炉的实验报告,快步进入休息室,来到许星辰近前,兴奋地对他说:
“许老板,通过你之前提供的那种基因工具,对小鼠模进行肿瘤球、感染神经共培养后,确实清晰发现了不同组织中的绿色癌细胞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呢……”
课题组内,乔施施和王炳涛等人,在称呼许星辰时,都直接喊他姓名的后两字。
但林佩玉与许星辰没那么熟,她也不好直接喊他星辰,更不敢托大叫他许学弟。
在一次偶然的称呼中,林佩玉喊他许老板,他没有反对后,许老板这个称呼,便在林佩玉口中沿用了下来。
“实际数据是多少?与预设线差距如何?”许星辰这会儿正在捣鼓笔记本电脑,头也不抬地问。
林佩玉低头看了眼实验报告,答道:
“原位肿瘤中仅有5的绿色癌细胞,但在肺部转移中绿色癌细胞的比例上升到了27,脑部转移则高达46。另外,在黑色素瘤模型中,也同样发现了绿色癌细胞在小鼠脑中富集……”
她迅速将实验数据说了一遍,然后才表示:
“具体的数据,与许老板你预设的线差不太多,甚至还要更高一些。基本可以断定,我们所研究的‘神经强化癌细胞的机制’,是跨癌种通用的,普遍存在于各种癌症之中,并且在脑转移方面尤为突出。”
林佩玉所报道的内容,乃是课题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itotracer谱系追踪,来验证受体癌细胞是否更容易转移病灶。
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数据显示,确实如此。
这直接表明,接受过神经线粒体的癌细胞或其后代,具有更加明显的转移优势。
总结来说,便是因‘受神经线粒体强化后的癌细胞’,代谢适应能力更强,更容易穿越血流,其氧化应激耐受性与转移潜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林佩玉最后把实验报告递给了许星辰,漂亮眸子微眨,问道:
“那许老板,咱们这课题,到这里是不是就算是结束了?”
“对,实验阶段,基本告一段落了。”许星辰点了点头。
“好快啊,这才二十几天呢……”
林佩玉赞叹了一声,看向许星辰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莫名的味道。
作为生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当然知道自己进入的这个课题组,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成果,意味着什么。
不敢说100能发s的正刊,但她觉得,80的概率还是有的。
毕竟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是在癌症研究领域,解决了一处癌症转移的新高地,绝对算是一类非常有建设性的发现。
说起来,在刚进入课题组那会儿,得知这只是个新课题,而非乔施施所提过的那个已经出了成果的老课题时,她心里其实是有几分失望的。
并且,之前刷抖音的时候,她还特意去搜过许星辰这个人,关于他学术造假的内容,层出不穷。
当时,她其实有想过要半路退出这个课题,不太想跟许星辰沾染上的。
但后来,做了几天实验,当发现许星辰确实有真材实料,而且比她在岭南科大的那位教授导师,还要厉害之后,她的心思就定了下来,知道网上那些消息,全是假的,都是谣传。
随着实验研究的持续推进,当许星辰设计制备出一种全新的‘基因工具’之后,她对此人便彻底服气了。
在传统的线粒体转移标记物中,如著名的gfp标记,会在癌细胞内稀释或降解,无法追踪其子代,也无法区分曾获得过转移线粒体的细胞与未获得者。
而许星辰所设计的itotracer标记系统,却是以cre-loxp重组酶系统为基础,结合蛋白酶剪切与荧光切换机制。
直接有效实现了将癌细胞分为‘绿色受体’与‘红色未受体’两种。
在这套基因工具的支撑下,实验观察异常顺利,数据收集也变得十分简单。
除此之外,许星辰对于实验步骤的把控,以及实验进度的衔接,更是令她拜服得不得了,所有的实验,只要是研究按照他的操作步骤来做,几乎是一步就过。
这简直就是天生的科研导师圣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