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陆军作战体系中,若是从师团级别划分。
按照综合实力由上至下。
分有甲种师团——挽马师团。
以及乙种师团——驮马师团。
中田大队隶属于日军的乙种师团作战序列。
而且被留守在云县,几乎是充当治安部队使用。
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即便是在乙种师团的野战大队序列之中,这中田大队恐怕也排不上号。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支实力在日军大队编制中顶多占个中下游的队伍。
其麾下仅仅是作战部队,依旧拥有整整四个步兵中队,外加上一个机枪中队,一个炮兵小队。
该机枪中队由重机枪作为主要火力。
一般会配备相当数量的92式重机枪。
便如此刻。
随着中田的命令,中田大队所属的机枪中队,统共配属的整整十挺92式重机枪,依托各点临时构筑的机枪工事,疯狂开火。
92式重机枪是日军大队乃至联队级别的基层部队最重要的火力之一。
其有效射程足有800米,表尺射程2400米,最大射程甚至能达到4500米。
属于标准的重武器系列。
而类似的重武器,对于装备落后的八路军而言实在是稀缺的可怜。
比如像李云龙的新一团,这样才组建的新编团,全团上下甚至连一挺重机枪也找不出来。
即便是八路军的一些老牌主力团,全团也找不出几挺重机枪。
同样的一支连排级作战单位,哪怕只是拥有一挺重机枪,和完全没有重机枪,整个连排呈现出的火力也会截然不同,战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正是具有压制性火力优势的重武器的可怕之处。
中田毕业于岛国的陆军士官学校,和他同一期的同学们一样,从最为基层的军官少尉干起。
相比之下,他的才能并不算突出,前后花了将近六年时间才从少尉干到少佐。
然而即便是这样平庸的家伙,在此刻展现出的指挥能力也颇具章法。
面对八路军突然发动的反冲锋,他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具有绝对火力压制优势的重机枪反击。
不仅如此,中田对各点重机枪工事的安排可谓恰当。
一方面是地势要够高,具有开阔的视野,可以居高临下,充分发扬火力,各点重机枪工事之间甚至形成一定的角度,直射,侧射,各方向火力都有。
另一方面,借助92式重机枪射程更远,精度较高的性能。
中田将十处重机枪工事,全部构筑在离八路军阵地的400米左右位置——日军的92式重机枪性能稳定,火力强悍,而且配有瞄准镜基座,可以配合瞄准镜开火。
即便是在这样中远距离的射程内,依旧可以取得相当可观的精度。
而四百米左右距离,基本上已经超出了八路军常用步枪的有效射程——按照老套筒和汉阳造的有效射程。
可以大大的降低八路军对重机枪的威胁。
再加上八路军缺乏火炮,甚至压根就没有火炮。
整个战场上,便几乎没有什么能威胁到日军的重机枪工事。
因此,鬼子的重机枪火力,在顷刻间呈现出的几乎是单方面碾压的优势。
哒哒哒哒——
那低沉,缓慢,独特的枪声传出。
从各个角度射来的夸张火力,朝着发起反冲锋的新一团战士们,疯狂宣泄。
快速前冲的战士们前仆后继的栽倒。
威力恐怖的重机枪弹打在躯体上,轻则一个血洞,动辄直接断裂,残缺,前沿阵地上转瞬间抛洒出阵阵血雾。
二十多个战士来不及躲避,转瞬间全部壮烈牺牲。
部队的伤亡迅速扩大。
战争的惨烈,似乎在此刻才悄然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