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
清明过后~
席卷黄土高原的黄风已过,二三月间的大雪萧山。
黄土高原的严寒,逐渐被春天的暖风取代。
山里面枯黑的草木,已经冒出了一些青草的嫩芽。
桃杏树的枝头,缀满了粉红色的花蕾。
其他的树木枝条,也鼓起了小小的苞蕾。
一切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着实令人悦目。
……
黄原市原西县石圪节公社~
一脸蒙圈的孙少峰,接受了来自脑海里的记忆。
是的,没错。
他穿越到了平凡的世界,成为了孙家的第三个孩子。
姐姐孙兰花,大哥孙少安,弟弟孙少平,妹妹孙兰香。
父亲孙玉厚,母亲刘翠花(原著没有名字,作者临时取得。),还有80岁的奶奶。
着实是一大家子。
就算姐姐出嫁以后,家里面也有七口人。
人口多就算了。
关键没有多少壮劳力。
孙玉厚和刘翠花的年纪大了,干活挣不了多少工分。
80岁的奶奶更不用说,直接半瘫在炕上,每个月都还要花钱买药。
孙少平读高中,孙兰香读初中,工分基本没有。
唯二的壮劳力。
也就是23岁的孙少安,以及21岁的孙少峰了。
只不过。
从原生之中的记忆来看。
自从18岁上完高中以后,没有大学上、没有工作,又不想种地。
原主就一直瞎混着,有时候几天不着家都是常态。
干活是不可能干活的,纯粹的就是一个二流子。
少了一个壮劳力。
全家人就只有孙少安能挣满工分,能够勉强支撑着。
日子过得相当的艰难。
一家人挣的工分,每年都不够。
一到年底都是超支,欠了一河滩的债。
因此哪怕孙少安已经是23,在农村是大龄青年了。
也依旧没有多余的钱财,娶上一门媳妇儿。
“唉~”
“穷,实在是太穷了!”
想到了孙家的情况,孙少峰叹了一口气。
来到了这个时代的他,成为了孙家的一员。
也得过穷苦日子。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一切以工分为主。
吃穿用度,都得有工分才行。
孙家有孙少平,孙兰香两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