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文顿时心中了然,未等开口,一旁的父亲就抢先道:“都虞侯有何吩咐,犬子定当尽力而为。”
他生怕儿子不知道赵光义的意思。
陈书文笑了笑,表示默认。
“好。”赵光义满意的点点头:“殿下的学业为重中之重,我自然也放心不下,
而我又不便直问赵书记,故而,只能拜托陈秘书郎了。”
接着,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明显的拉拢:“另外,陛下出征期间,京中事务繁杂,我正需得力之人相助,不知陈秘书郎可愿助我?”
“当然,若陈秘书郎不愿,我也不勉强。”
这话既是诱惑,也是威胁。
只待陛下出征后,这京城,便是他赵光义说了算,若跟了我,自然有锦绣前程,如若不然……
陈书文脸上露出少年藏不住的欣喜若狂,连忙起身拱手:“承蒙赵公看重,下官定不负赵公所托!”
他早就与陈云峥沟通过,自然也知道父亲如今明面上是‘赵光义的人’。
既然如此,那他也亦能以身入局!
赵光义见状,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书文何须多礼,来人,看赏!”
程德玄推门而入,再次奉上几锭银铤。
陈守义父子二人佯装推辞一番,便收下了,而后在程德玄的带领下,离开了宅院。
待二人走后,从书房雕花屏风后走出一个青衫文士,那文士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赵光义的心腹幕僚贾琰。
“你看这父子二人如何?”赵光义淡淡问道。
“回二爷。”青衫文士拱手回道:“属下观那陈守义,全程默不作声,收银子时眼中却有迫不及待,确为爱财之人,
那陈书文,少年心性,毫无城府可言,但却有才华,若拿捏的好,磨炼一番可堪一用。”
闻言,赵光义轻叩案几,沉吟片刻道:“待日后观察一番再说,眼下倒是赵普与赵德昭那边,需多加留意。”
他看向贾琰:“明日你约卢多逊来我府上一趟。”
卢多逊身为皇子讲读,即使赵普做了德昭老师,也不可能日日前去讲读,主要负责的还是卢多逊。
“是。”贾琰躬身应下。
“还有。”赵光义思虑片刻,又道:“赵德昭身边那个监读的内侍张德钧,也接触一下,看是否能收买,宫内多一个眼线,总是好的。”
“臣明白。”
“去吧。”赵光义挥挥手,贾琰识趣的退下了。
赵光义独自坐在屋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想起刚刚在长庆殿内的一幕,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赵普啊赵普,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扶持德昭上位。
放眼望去,赵德昭身边,从侍读到内侍,都将会是我的人!
“对了,母亲那边,日后也得多走动走动才行……”
他突然想起杜太后的态度,心中更是欢愉不少。
谁不知道,大哥早早的就离家出走,自己一直在母亲膝下承欢,母亲最疼的就是自己。
而大哥又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不敢忤逆父母之命。
所以啊,赵普。
刀不锋利马太瘦……
你拿什么跟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