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宋朝陈桥兵变完整版 > 第44章 让大宋,换新天!(第1页)

第44章 让大宋,换新天!(第1页)

守内虚外也好,守外虚内也好,主要在这个‘内’字。

内,通常代指国都开封。

早在朱梁时期,守内虚外的趋势就已经开始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王道’。

后来经过逐渐加强,故而‘亲王京尹’的制度,成为了默认的储君制度。

历史上的赵光义,就是通过这一途径,登上了皇位。

所以陈云峥也一直以为,赵匡胤是‘守内虚外’的集大成者。

可他刚刚只是提了一嘴‘守内虚外,以霸制王’,八个字而已,赵匡胤眼睛就猛的一亮,足以见得,赵匡胤的真实想法。

直到这一刻,陈云峥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来没有看透过,这个一手开创了大宋的男人。

后世在提及‘唐宗宋祖’这句话时,很多人认为,后者根本不配与前者并列,不过是伟人为了押韵罢了。

陈云峥先前也这么认为,但这一刻,他却发现自己真的大错特错!

赵匡胤,真的是被所有人低估了!

见赵匡胤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陈云峥想了想,当即退出了陈守义的身体。

他盘坐在祖祠空间里,随手一挥,笔墨纸砚次第从空中落于地上。

与地上铺开宣纸,研好磨。

他趴了下来,拿起毛笔,想要重新梳理一下,历史上的赵匡胤!

笔尖沾上饱满的墨汁,陈云峥沉吟片刻,先在宣纸上,写下了“杯酒释兵权”五个字。

这是赵大上台后,第一个大动作,将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手中的兵权收回。

但是,这里有个细节,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燕云十六州!”

陈云峥缓缓地写下了几个人名:“李汉超,马仁瑀,韩令坤……”

整整十四个人名,而这些人,全是‘杯酒释兵权’的‘漏网之鱼’,个个手握悍兵,而且,他们好巧不巧的,几乎都驻守在燕云十六州附近!

几乎整整驻守了十六年!

这‘十四金刚’到底有多猛?

这么说吧,其中有个叫李汉超的,他以三千军队镇守关南十七年,与辽国比邻,驻守期间,辽国一直不敢来犯!

还有个叫董遵海的,镇守通远军十四年,史书上也只有一句‘敌不敢来犯’。

当然,包括一开始被搞死的王彦升,这货残暴是残暴了些,以党项人的耳朵为食,引得党项地区暴动数次,但最终都被镇压下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宋军在边疆的威慑力!

这也是为何,赵匡胤敢放心执行‘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的原因。

这十四人,以总共不到五万的兵马,守了北疆整整近乎十六年!

寸土未失不说,甚至有个叫郭进的,差点跟王全斌和曹彬一起,带人就把北汉灭了,要不是那次辽国支援的快……

宋史记载:尝与曹彬、王全斌入太原境,获数千人。

直至赵二上台,他压制不住诸多悍将,才以‘重文抑武’的政策,将这十四人悉数收了兵权。

至此,开启了大宋王朝的憋屈生涯。

陈云峥收敛思绪,沉吟片刻,又在纸上写下了‘禁军改革’‘先南后北’八个大字。

禁军改革,简单归纳一下,便是赵匡胤要求将各地符合条件的样兵统一上交,纳入禁军,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就是达到了所谓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军队的战斗力下滑的多吗?

陈云峥皱着眉头,毛笔不停在手尖打转,墨水四溅开来却又奇异消失。

很多人觉得,这才是宋朝军队战斗力弱的根本缘故。

陈云峥先前也这么觉得,可仔细一想……

如果军队战斗力下滑的真的厉害,那灭南汉,征南唐,纳后蜀,收吴越的军队……是哪个?

不也是这支军队吗?

石守信,王审琦,慕容延钊等一批五代名将确实被换了,可取而代之的,是潘美,曹彬等更为优秀的将领。

杯酒释兵权,禁军改革,并非重文抑武!

相反,至少在当时来说,赵大是将全国精锐全部集于中央,然后做了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