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许琛化身“十万个为什么”。
从数学的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问到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
他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一个比一个深入。
不再是那种“我不会,你教我”的伸手党模式。
更像是一种平等的、基于逻辑的探讨。
沈星苒脸上的惊讶,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混杂着欣慰与赞许的笑意。
她发现,给许琛讲题,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她把知识嚼碎了喂到嘴边的学渣。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以一种极其惊人的速度,吸收着知识的养分,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让她都得思考一下才能回答的问题。
这种感觉,很奇妙。
就像一个园丁,亲手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眼睁睁看着它在短时间内破土而出,迎风生长。
九点半,手机闹钟响起。
许琛主动结束了这场酣畅淋漓的“学术问答”。
“今天就到这儿吧,太晚了影响你休息。”
他由衷地说道:“真的太谢谢你了,我感觉我脑子都变灵光了。”
沈星苒的嘴角,噙着一抹怎么也藏不住的笑意。
“是你自己聪明,一点就通。”
“摸底考,加油。”
“必须的!”
挂断视频,许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
脑海中是系统的结算画面【方法派经验+1】
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比跑八百米还累。
但他感觉,爽!
他休息了五分钟,看了一眼时间,九点四十。
离十点,还有二十分钟。
他站起身,换掉身上汗都干了的校服,套上一件干净的黑色t恤。
走到房间的角落,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把靠墙立着的吉他上。
那是一把最普通的民谣吉他,琴身上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灰。
有多久没碰过这东西了?
一年?还是两年?
自从初三那场病之后,这把曾经陪伴他度过无数个午后的吉他,就和那些奖状一样,被他一起尘封进了记忆的角落。
他伸出手,又缩了回来。
脑海里,闪过路娴在麦当当里那双泛红的眼睛,和那句带着哭腔的“你管我”。
犹豫,只持续了三秒。
许琛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用袖子擦去琴身上的灰尘。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琴弦。
然后,将它背在了身上。
出门,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