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我想打开收音机 > 第31章 银行贷款(第1页)

第31章 银行贷款(第1页)

“砰!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海峰市第二机械厂的大门口一直延续到厂区深处,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在秋日的阳光下如同血色的雪花。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几乎盖过了工厂里原有的机油和铁锈味道。

“快快快!你们都小心着点儿!”

王红林扯着嗓子指挥着十几个工人,小心翼翼的将新阳厂三车间的核心设备搬进二机厂最北侧的那栋厂房。

这是整个厂区里唯一一栋还算完好的建筑,钢结构屋顶没有大面积漏雨,墙体也相对坚固。

几台车床机械在工人们的搬运下缓缓移动,机身表面反射着厂房里昏暗的灯光。

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机器底座,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1979年的搬运作业全靠人力,没有现代化的叉车和吊装设备,每一台设备的转移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慢点,慢点!这台机器比我的命都金贵!”

李明华紧张的跟在旁边,生怕这些价值连城的设备出现任何闪失。

厂房内部已经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地面用水泥重新找平,墙壁也刷了一层白石灰。

虽然简陋,但至少干净整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需求。

几十盏200瓦的白炽灯从屋顶垂下,将整个车间照得通亮。

林涛站在厂房门口,手里夹着一根中华烟,却没有点燃。

他的目光扫过正在忙碌的工人们,脸上的表情复杂难明。

眼前的景象让他想起了新阳厂刚刚起步时的艰难岁月,同样的忙碌,同样的希望,但规模却扩大了十倍。

“红星,计算设备搬迁完成后的生产效率变化。”

“计算完成:新厂房面积扩大32倍,设备布局优化后,单条生产线效率预计提升15。但初期磨合阶段,效率可能短暂下降20,预计一个月后恢复正常水平。”

鞭炮声渐渐稀疏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安装时的金属碰撞声和工人们的呼喊声。

整个二机厂仿佛从长久的沉睡中苏醒,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下午三点,林涛回到新阳厂的办公室。

桌上已经堆积如山的文件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每一份文件都代表着一笔不菲的支出,每一个签字都意味着新的财务负担。

第一份是设备采购申请:三台国产精密车床,单价8万元,总计24万元。

第二份是人员招聘计划:招聘熟练钳工20名,普通工人50名,预计月工资支出12万元。

第三份是厂房维修预算:屋顶防水、墙体加固、电路改造,总预算15万元。

第四份是原材料采购:钢材、铜线、电子元件,月需求量30万元。

林涛放下钢笔,用手按了按太阳穴。

这些数字加起来已经接近百万,而这还只是改造的第一阶段。

二机厂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断吞噬着新阳厂辛苦积攒的每一分钱。

“红星,我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

林涛靠在椅背上,望着办公室里那台嗡嗡作响的电风扇。

“分析当前财务状况:新阳厂月净利润15万元,现金储备80万元。二机厂改造总投资预算120万元,已支出35万元,剩余资金缺口60万元。基于当前盈利能力,完全依靠自有资金需要8个月时间,存在较大资金压力。”

“建议启动银行贷款程序。1979年工商银行刚刚成立,对优质企业放贷政策相对宽松,以新阳厂当前资产和盈利能力,可申请50-80万元贷款。”

银行贷款?

林涛的眉头紧锁。

在这个年代,向银行借钱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概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