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吧,我去洗个脸!”
杨学斌松手。
他拿了毛巾和脸盆出了宿舍。
李岩拿到论文就迫不及待地坐了下来,其他人纷纷围聚而来。
五个脑袋凑在了一起,眼睛认真地看着论文。
逐字逐句。
最开始的时候,阅读难度倒不大。
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是吃力,特别是关于恒星的数学模型,他们更是看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所云,满脸懵逼之色。
最终,他们选择了放弃。
五人抬头相视,沉默了很久。
其中一人叹息道:“果然,学霸的世界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同样是四年大学,为什么我们连人家的论文都看不懂?”
“不用自卑,反正我是早已经习惯了,难道你们还没有?”
“我就说不要看他的论文吧,你们非要看,这下自取其辱了吧。”
“虽然看不懂,但我就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或许杨学斌的预测真的没错。”
“算了算了,睡觉吧,我没心思再查资料了。”
………
与此同时。
密云天文观测站。
叶文洁坐在示波仪前,戴着耳机,认真聆听着来自宇宙空间的声音。
射电望远镜不像是光学望远镜,它接收的是电磁波。
在理论上,白天和夜晚观察都没有什么区别。
但对于地球而言,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电磁波发射源,因此对于射电望远镜最佳的观测时间其实是在夜晚,可以避免太阳辐射的干扰。
它能够接受来自于太空的天体射电波,用以测量天体的射电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
为了能够接受到来自于脉冲星的脉冲信号,叶文洁和王教授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精细调试,让它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比如每晚将射电望远镜指向不同的天空区域等等。
观察夜空的工作,其实是非常枯燥的。
但叶文洁性格恬静,倒没有感觉无聊,反而因为热爱而精力充足。
“咦!”
忽然,叶文洁猛地站了起来。
她看到示波仪出现了周期性的规律电波,并且是非常精准的1337秒。
这种感觉,就像是星空中有人在向她眨眼睛。
又像是被外星文明调制过的电磁波,隔着不知道多少光年跟她打着招呼。
“教授,教授!”
叶文洁激动地大喊。
她知道。
他们找到了它。
脉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