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的新年过得很冷清。
忙忙碌碌数月,杨学斌难得休息几天。
他在京城里四处逛了逛,感受下这个时代的气息。
初三,正式上班。
杨卫宁和雷志成来去匆匆,只是在京城待了几天就又离开了。
杨卫宁要全国各地的跑,以确保定制的设备和零部件都能达到标准,而雷志成则在雷达峰监工,平整山峰、修建房屋和山路等等。
李老那边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不过也在杨学斌的预料范围之内。
这种重大项目,不是短时间可以批复的。
不过无论上级批不批,芯片项目和计算机项目他都要进行,无非就是没有国家的全力支持,他需要通过十数年来完成。
因此杨学斌并没有闲着,而是编写两个项目的技术文档。
比如计算机项目可以拆分为四个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其中主机又可以拆分为主板、芯片、内存、硬盘、光驱、电源、电扇等。
对这些被拆分的部分,他再一一编写技术资料,包括技术理论和生产工艺。
也幸好在现实世界杨学斌也是个学霸,对芯片以及计算机的硬件都非常了解,再加上又有‘天道酬勤’的天赋,才能勉强地编写出来。
虽然远达不到现实世界的技术水平,但九十年代末还是可以的。
……
就在杨学斌埋头编写技术资料的时候,上级早就因为他的项目申请吵翻了天。
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要打倒他的。
“这简直就是唯心主义,机器怎么可能诞生思想,这是对马思的否定和背叛!”
“我对此也表示怀疑,如果机器也能诞生思想,那万事万物岂不都能诞生思想,那还不遍地都是妖怪啊,太封建迷信了。”
“投入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现在拮据得很,真能再挤出资金来给他么?”
……
红岸工程小院。
办公室。
杨学斌抬头,放下手中的钢笔,甩了甩发酸的手臂。
六个多月日以继夜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芯片和计算机两个项目全部技术资料的编写,连带着钢笔技能提升到lv5级。
不仅速度极快,达到了每分钟一百个字,而且还能做到字迹工整优美。
“总算是完成了!”
杨学斌轻语,脸上也不由露出来笑容。
他唤出系统面板:
姓名:杨学斌。
天赋:天道酬勤。
基础科学:
信息学:lv5(1200015000)
数学:lv5(1224015000)
物理学:lv5(1218015000)
化学:lv3(19905000)
生物:lv3(19805000)
应用科学:
计算机制造:lv4(856010000)
技能:
钓鱼:lv3(36005000)
乒乓:lv1(89100)
钢笔字:lv5(1200015000)
……
系统任务:1(略),2(略),3(略),4(略)。
系统面板上多了‘应用科学’,每次升级的时候,各种技术资料都会凭空涌现,不断拔高杨学斌的技术水平。
如今他有信心,制造出二十世纪末的计算机。
包括超级计算机。
关键是,他这是全产业链的掌握,没有任何短板。
只是可惜,这都快六月末了,李老那边依旧没有任何反馈,他也没有去追问,因为这种事情不是李老可以决定的。
叩!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