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华娱1997无错手打 > 第十五章 搭建团队(第1页)

第十五章 搭建团队(第1页)

沈善登让他做的事,不只是让吴京接受这份,或者说这几份工作邀请,然后拿一份工资那么简单。

比这还要难。

是要让吴京欣然、兴奋、迫不及待的答应,更是要比做自己的事更加用心的投入其中。

马有德自问,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人吗?

吴京知名度也不低,当年也是家喻户晓的演员。最近几年去了港圈,名气下落,但咖位往上走了,演了多部电影。

如今,港圈、台娱比内娱要高一筹。

演员明星方面,港圈的大明星,一部戏能要几千万上亿,大陆这边,片酬最高的陈道明,也才百万而已。

几十倍的差异!不足港圈明星的零头!

如果不是自家老板,马有德真的以为对方在做梦,说梦话。

但,如果是沈善登也许就有可能。

遥想几年前,他也只是混迹论坛中的愤青,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沈善登的团队。

最初还以为是骗局,后来试着兼职发帖,赚点外快。

凭借沈善登偶尔传授的绝学,在互联网上打的天崩地裂,以一敌百。

短短三四年时间,从兼职到全职,走上了领导岗位,做到了经理,见证公司有了正式办公场地。

如今固定资产上百万,六名正式员工,还有不好估值的软资产,各大论坛的大量账户,有组织的水军。

马有德回过神,看出沈善登不是有意为难,是真有办法,连忙请教道:“老板,不是我给自己找理由,我是怕耽误老板的大事。”

沈善登听着这说法方式觉得耳熟,算了,不多想了:“我给你封信,到时候你交给他。”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有人。

上面要有人。

下面也要有人。

前后左右也少不了人。

沈善登这样的新人导演,最好能有一个老江湖的制片人或者副导演帮忙,这样的话,能省去非常多麻烦。

以后粉丝电影兴起的,歌手、演员、作家都来做导演,难道真把导演技能学一遍不成?

也不只是后世,当下就有一个,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有港圈金牌制作人蒋志强参与,也有弯岛电影人帮助。

港台电影圈为之保驾护航,这样的项目,至少成片不成问题。

相比于有先发优势的港台,07年这个时候,大陆幕后还比较落后。

做不到只要出钱,再找个懂行的人把关,就能建个水平有一定保证的剧组。

沈善登想要能够主导项目,在后续的谈判中提升筹码,最好自己把框架搭起来,还是那种一看就很专业的框架。

台前不用担心。

沈善登不用港台明星,大陆这边的,纯市场价,他也没有请不起的。

07年,大陆演员,是真的没有多少电影资源,尤其商业电影,都挺惨。

主要还是幕后团队,有三个重点。

一个是剧组管理团队,另一个内容创作团队,然后《督公》作为古装动作,武术指导团队也很关键。

初步搭建起来这三个团队框架,《督公》项目才彻底姓沈!

所以,吴京就很关键。

吴京在以后的采访里说过,他在港圈是各种活都干过。

这也是港岛剧组的特点,人不能闲着,特别是大陆这边的人。

《督公》又有动作戏,需要武术指导,这方面沈善登有自己想法,但想法的落实需要具体人执行。

吴京有武术功底,拿过全国冠军,在港圈混肯定也偶尔兼职武指,就算他不行,也能通过他去找更专业的人。

有个知根知底的行内人,至少能避免被坑。

可以说吴京一个人,就能帮助沈善登撑起两个团队。

而且吴京从后来成长看,在圈子里没有多少资源,和北影厂、京圈关系不深,沈善登拉来,就是他的人。

否则也不用巅峰之时,远走港圈,被打的嗷嗷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