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推开,陈玲打着哆嗦钻了进来,把手往陈军的脖子里塞。
陈军一边打断,一边跳起来,陈玲咯咯直笑。
往蛋汤里撒点毛毛盐,滴一滴香油,多了没有,就着窝头,顺着碗边就这样吃了起来。
饱餐一顿,“哥,明天礼拜六,你进山吗?”陈玲用手指捏着一根咸菜放嘴里。
“进,上个礼拜放的陷阱,去看看有没有收获,这雪下了一个礼拜了,也不会坏,顺便看看能不能检点柴火。”陈军收拾着碗筷放到盆里,头也不抬的说道。
陈玲蹦了过来,站到身边,伸手接过,开始洗碗,“哥,那你带我一个呗,我现在也能帮忙了。”
陈军让开位置给妹妹,摸了摸她的头,“再等等,现在山上雪还没有化,带着你不方便。”
两人絮叨了一会,陈玲背着书包出门上学了,至于送?你在想屁吃。
陈军等妹妹走了,规整了一下屋子,前世生活干净习惯了,这世没有条件,尽量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洗碗,已经交给了妹妹,13岁了,不能什么都不做,又不是娄家,有那条件,现在对门许大茂母亲还在娄家做保姆呢。
走之前,把早上刚引的煤球,又提溜出来,放到地上,确定附近没有引燃物,才关门,提着饭盒去上班。
路过中院,没有看到传说中秦淮茹洗衣服,想想也是,这个时候正带棒梗呢,雪还没化完,也不可能出来活动。
走到前院,碰到一大堆人。
“一大爷,早上好。”
“二大爷,早上好。”
“东旭哥,早上好。”
“柱子哥,早上好。”
“李叔,早上好。”
“王叔,早上好。”
这些都是在轧钢厂上班的,都是扎堆一起走。
“小陈,早上好。”一群人热情的回应着,也看不出后期的那种模样,可能太年轻的缘故。
毕竟易中海才40左右,刘海中快40了。
但你也不能小看他们,能从民国走到现在,没几个简单的,阴暗的事情,人家见过的比你吃的米都多。
对于院子里的人,陈军就保持,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要跳,不要皮,不要牵扯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命运,又不是救世主,过好自己的财米有盐就行。
如果真的到那一地步,谁又有现代人利己呢?毕竟法律才是底线,这个年代,道德才是底线。
打了一圈招呼,陈军顶着寒风,步履蹒跚的往厂里走去。
陈军在一家家具加工厂上班,这辈子,爷爷是木匠,爸爸是木匠,自己当然也是木匠,家传嘛,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