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从小企业到全球企业的例子 > 第38章:布局截胡和记黄埔(第2页)

第38章:布局截胡和记黄埔(第2页)

“第二,立刻调查清楚和记国际的所有信息。”

“第三,让人将汇沣新任董事长沈弻先生,总经理包约翰先生的详细资料整理给我。”

“第四,悄悄派人调查清楚李加成夫妇与沈弻夫妇私底下的具体关系。”

“第五,悄悄派人调查清楚环球航运集团董事长包裕刚与汇沣方面的关系。”

“第六,从现在起,秘密派人买入九龙仓股票,有多少买多少。”

克丽丝在一旁记录着。

从程功刚刚的指令来看,如果不是他特意提出,克丽丝确实还没有去关注到九龙仓,更未留意李加成的动向。

程功让她调查和记国际的信息,甚至包括沈弻夫妇与李加成夫妇的关系,核心指向正是和记黄埔未来收购的问题。

程功前世记忆中,正是李加成蛇吞象般吞下和记黄埔,从此一飞冲天,奠定了其未来香江乃至华人首富的地位。

程功认为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李加成先收购九龙仓股份,其后包家看上九龙仓。大部分股份在李加成手中,包裕刚在和怡和置地争抢中,包家为吞下九龙仓,只能从他手中购买。

这充分展现了李加成的精明。

一方面,此事让李加成获得了汇沣和包家的天大恩情,以至于后来李加成收购和记黄埔时,汇沣和包家不得不偿还李加成的这个人情。

另一方面,李加成当时并非一次性将所有九龙仓股份售予包家,而是逐步出售,直到他成功吞下和记黄埔后,才最终出清九龙仓股份。

这一点,更显其算计之深。

第二,程功推断,前世李加成之所以能低价从汇沣和沈弻手中获得和记黄埔,背后必然是李加成夫妇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是具体什么代价从未对外透露。

因此,程功现在担心的并非自己未能成功吞并九龙仓,而是担心历史重演,即便李加成失去了吞并九龙仓的机会,却反而因其他原因,特别是凭借与沈弻的深厚私交,最终顺利拿下了规模更大的和记黄埔。

程功思考着对策。

如果沈弻与李加成夫妇的私人关系真如传闻般密切,沈弻执意要将和记黄埔低价交给李加成,那么程功必须准备多个应对方案。

第一,确保九龙仓归属。程功必须成功吞并九龙仓,也绝不让包家或者李家有机会染指九龙仓。

这样,汇沣就不会因九龙仓事件而欠下李加成的关键人情。

第二,必须抢先布局和记黄埔。在沈弻将和记黄埔交给李加成之前,程功要尽可能秘密吸纳和记黄埔的股份。

这样,即使到时李加成真的争夺和记黄埔,程功握有相当比例的股份,也不至于那么轻易被李加成夺走。

第三,程功考虑到的极端方案,釜底抽薪。

在极端情况下,程功甚至要考虑更换汇沣董事长的可能性。

设法让沈弻从汇沣大班的位置上“下来”,推动包约翰或其他更有利于自己的人上位。

然而,这个方案风险极高。

沈弻在汇沣根基深厚,人脉关系盘根错节。

如果沈弻本人没有犯下重大过失,几乎不可能将其扳倒。

即便真的能将沈弻从汇沣董事长的位置上扳倒,新上任的董事长也未必是包约翰,很可能是其他高管。

到那个时候,程功与新任董事长也是毫无关系,吞并和记黄埔的计划同样可能受阻。

程功深知,即便采取这个极端手段,新掌舵的汇沣董事长也未必会支持他收购和记黄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