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带有收音机的歌词 > 第13章 成立三车间(第1页)

第13章 成立三车间(第1页)

厂区里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不过这声音和往常有些不同,更加沉闷厚重。

林涛站在新建的三车间门口,看着工人们正在安装一台崭新的万能铣床。

这台从天津机床厂运来的设备,足足花了厂里八千块钱,相当于四十台收音机的利润。

“师傅,慢点,别磕着了。”

车间里的安装工人小心翼翼的调整着机床的位置。

绿色的机身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各种操纵手柄和刻度盘排列得整整齐齐。

王红林站在一旁,眉头皱得像个川字。

他手里拿着一张设备清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机械设备的名称和价格。

车床两台、铣床一台、钻床三台、磨床一台,还有各种测量工具和夹具。

“涛哥,这些家伙真的用得上吗?”

王红林走到林涛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光这几台机床,就花了咱们三万多块钱。”

林涛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铣床旁边,用手轻抚着冰凉的机身。

钢铁的触感传递着工业的力量,这是这个年代最先进的制造工具。

“红星,分析当前机械加工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

林涛在心里询问。

“配置分析完成:当前设备足以支撑精密金属零件加工,可实现002毫米加工精度。建议配备相应技术人员,预计三个月后可形成完整的机械加工能力。”

就在这时,厂门口走进来几个年轻人。

他们穿着干净的深蓝色工装,手里提着军绿色的帆布包,步伐整齐。

为首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看起来二十多岁,脸上带着刚出校门的青涩。

“请问哪位是林厂长?”

戴眼镜的年轻人走到近前,礼貌的询问道。

“我是林涛。”

林涛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你们是从哈工大来的?”

“是的,林厂长。我叫李明华,机械工程专业,这是我的同学张卫东、刘建军。”

李明华指着身后的两个年轻人介绍道。

三个人都很年轻,眼睛里闪烁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光芒。

他们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目光在那些崭新的机床上停留了很久。

“林厂长,听说您这里要搞机械加工?”

张卫东走到车床旁边,用专业的眼光审视着设备。

“这台车床的精度应该能达到002毫米。”

“没错。”

林涛点点头。

“你们三个从今天开始就是三车间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精密零件的加工和工艺设计。”

“涛哥,咱们厂是做收音机的,要这些精密零件干什么?”

王红林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插话道。

车间里其他几个老师傅也围了过来。

他们是从其他厂子挖来的机加工师傅,手艺娴熟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收音机厂里搞这些东西。

“王师傅,您这手艺真不错。”

林涛走到一个正在调试车床的老师傅身边,看着他熟练的操作着各种手柄。

“林厂长,俺们干了二十多年机加工了。”

王师傅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额头的汗。

“不过说实话,俺也不明白,做收音机要这些机床干啥。”

林涛环顾四周,车间里十几双眼睛都在看着他,等待着答案。

阳光从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在水泥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机油的味道和金属切削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工业特有的气味。

“各位师傅,各位同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