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缓缓放下话筒,黑色的胶木表面在办公室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没有立即回答老陈的提议,而是走到窗前,透过玻璃凝视着远处钢铁厂那几根高耸的烟囱。
“老陈,1100块钱一吨是吧?”
林涛重新拿起话筒,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我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复。”
电话挂断后,办公室里重新陷入寂静。
只有墙上那台老式挂钟发出单调的滴答声,秒针在白色表盘上一格一格的移动着。
林涛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厚厚的黄页电话本。
他的手指在页面上滑动,最终停在了“武汉钢铁公司”这一行。
“红星,分析武钢的硅钢片供应能力。”
“数据检索中…武汉钢铁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硅钢片生产基地,年产能15万吨,产品质量稳定。”
“但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采购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正式的商务谈判。预计供货周期20-30天。”
林涛点燃一根烟,白色的烟雾在办公室里缓缓上升。
他看了看桌上的日历,今天是11月28日,如果现在联系武钢,最快也要到12月底才能拿到货。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李明华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水走了进来。
“涛哥,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李明华将茶缸放在办公桌上,热气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温暖。
第二天一早,王红林从大连发来电报。
电报纸是黄色的,上面用黑色的铅字印着简短的信息:
“大连钢厂愿供货,价格每吨1200元,预付款50,交货期两周。”
林涛看着电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1200元一吨,比海峰钢铁厂的报价还要高出100元。
看来这些人是商量好了,要联手敲新阳厂一笔。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王红林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他的中山装上还带着火车上的烟味和灰尘,显然是连夜赶回来的。
“涛哥,大连那边的情况我都摸清了。”
“他们确实有货,但价格死活不肯降。我还打听到,最近好几个厂子都在抢硅钢片,价格被炒得很高。”
王红林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声音有些疲惫。
“还有什么发现?”
林涛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我在大连遇到了安明厂的采购员,那家伙很得意,说他们最近接了个大项目,需要大量硅钢片。”
王红林接过水杯,热气在他脸上升腾。
“我试探着问了问,他说是要生产什么新型电机,保密得很严。”
林涛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判断。
安明厂突然大量采购硅钢片,很可能是在模仿新阳厂的产品。
而海峰钢铁厂配合涨价,说明这背后有人在操作。
“红林,你现在就给大连发电报,就说我们暂时不需要了。”
林涛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不要了?那咱们的生产怎么办?”
王红林满脸不解。
“放心,我有办法。”
林涛将写好的纸条递给他。
“你按照这个地址,去联系一下武汉钢铁公司的销售科。”
“涛哥,武钢那种大厂会理咱们这个小厂吗?”
王红林接过纸条看了一眼,上面工整的写着武钢销售科的电话和联系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