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主角有一个收音机的游戏 > 第5章 新老工艺的碰撞(第2页)

第5章 新老工艺的碰撞(第2页)

他的神情很专注,右手轻轻转动磁棒,左手控制着漆包线的张力。

每一圈都绕得很均匀,每一层都压得很紧实。

林涛则坐在他对面,使用着那台自制的绕线器。

机械的转动声在车间里回荡,计数器的指针随着转动一格一格的跳动。

半个小时后,两人都完成了十只线圈的绕制。

“现在开始测试。”

李卫东拿着一台老式的电感测试仪,开始逐一测量线圈的电感量。

“杨师傅第一只,482微亨。”

“林厂长第一只,476微亨。”

“杨师傅第二只,491微亨。”

“林厂长第二只,477微亨。”

随着测试的进行,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安静。

杨师傅绕制的线圈,电感量在475到495微亨之间波动,误差范围达到了±2。

而林涛用绕线器绕制的线圈,电感量稳定在476到478微亨之间,误差范围仅为±02。

最后一只线圈测试完毕,李卫东放下测试仪,看着手中的记录单。

车间里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结果出来了。”

李卫东清了清嗓子。

“杨师傅绕制的线圈,平均电感量485微亨,误差范围±21。林厂长绕制的线圈,平均电感量477微亨,误差范围±02。”

杨师傅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第一次对它们产生了怀疑。

“杨师傅。”

林涛走到他面前,语气很轻,但在寂静的车间里,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您的手艺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标准化的产品。”

杨师傅抬起头,看着林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林厂长,你赢了。”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绕线器前,仔细观察着这个改变了较量结果的工具。

“从明天开始,我跟你学这个新方法。”

接下来的一个月,技术科的灯火更加通明。

在红星的指导下,林涛不仅解决了元件筛选和线圈标准化的问题,还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细致的优化。

每一道工序都有了明确的质量控制点,每一个参数都有了严格的误差范围。

工人们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接受,再到主动配合,整个车间的氛围发生了翻天覆的的变化。

四月的最后一天,赵建军拿着一份检验报告,兴奋的冲进林涛的办公室。

“林厂长,我们做到了!”

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今天生产的一百台收音机,合格率96!”

林涛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个月的军令状,提前完成了。

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产品质量上来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

“王红林,你去通知销售科的刘科长,明天上午开会,我们要讨论一下销售渠道的问题。”

“销售渠道?”

王红林有些不解。

“咱们厂的收音机,不都是按照计划分配给各个商店吗?”

“那是以前。”

林涛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正在卸货的运输车辆。

“现在我们的产品质量上来了,就要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买到我们的收音机。”

他在心里默默呼唤红星:“分析当前市场状况,给出最适合的销售策略建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