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向银行借钱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概念。
大多数企业都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拨款,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刚刚起步。
“涛哥,海峰市工商银行的刘行长来了,说是想和您谈谈合作的事情。”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王红林探进头来。
“请他进来。”
林涛一愣,这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刘行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笔挺的中山装。
他走进办公室后,先是礼貌的四处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轻轻放在林涛的办公桌上。
“林厂长,久仰大名啊。”
刘行长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
“我们银行一直关注着新阳厂的发展,非常了不起。”
“刘行长客气了,请坐。”
林涛示意他坐下,心里却在快速思考着对方的来意。
“是这样的,我们银行刚刚接到上级指示,要积极支持地方优质企业的发展。”
刘行长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
“特别是像新阳厂这样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
林涛接过文件扫了一眼,上面是工商银行海峰分行的企业贷款政策介绍。
贷款利率年息6,期限最长三年,最高额度可达企业年产值的30。
“红星,分析此贷款条件的利弊。”
“分析完成:年息6属于当期合理水平,低于民间借贷成本。三年期限充足,可覆盖二机厂改造和回收周期。以新阳厂年产值200万计算,最高可贷60万元,基本满足资金需求。风险可控,建议接受。”
“刘行长,你们银行的政策确实很有吸引力。”
林涛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平和。
“不过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申请流程和条件。”
“流程很简单,提供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证明、还有未来的发展规划就可以了。”
刘行长推了推眼镜。
“以新阳厂的实力,审批应该没有问题。”
窗外夕阳西下,远处二机厂的几根烟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醒目。
虽然还没有冒烟,但林涛已经能够想象到不久后那里重新燃起工业之火的景象。
“那我们就合作吧。”
林涛最终点了点头。
“不过我需要贷款80万元。”
“80万是有些超出常规,但我可以向上级申请特批。”
刘行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了职业化的笑容。
“毕竟新阳厂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
两人握手的瞬间,林涛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了大半。
有了这笔资金,二机厂的改造就能够按计划进行,新阳厂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