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结果:绕线密度基本均匀,但张力控制有待改进。建议制作绕线张力控制装置,确保每圈线的张力保持在25牛顿。”
下午三点,厂区里传来了换班的铃声。
但三车间里的工作没有停止,几个技术人员轮流值班,确保关键工序不间断进行。
李明华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自制的张力计,这是用弹簧秤改装的简易装置。
虽然外观粗糙,但基本能满足测量要求。
“小芳,试试这个。”
李明华将张力计递给她。
“绕线的时候让指针保持在这个位置,张力就比较合适了。”
女工小芳接过张力计,重新开始缠绕线圈。
有了张力控制,绕线质量明显改善了许多。
每一圈线都整齐紧密,没有松散的现象。
王师傅的车床加工已经接近尾声。
经过三个小时的精密加工,转子轴的表面光洁度达到了镜面效果。
他用游标卡尺反复测量着轴径,确保误差不超过002毫米。
“林厂长,轴加工好了。”
王师傅放下卡尺,满意的看着这根精密的转子轴。
“直径6350毫米,误差不到一丝。”
傍晚时分,第一台试验用伺服电机的各个部件基本完成。
硅钢片定子、手工绕制线圈、精密转子轴,每一个部件都凝聚着工人师傅们的心血。
张卫东小心翼翼的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
线圈插入定子槽中,转子轴穿过中心孔,轴承安装到位。
整个过程需要极其细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电机性能。
“红星,预测组装完成后电机的性能参数。”
“预测结果:基于当前组装质量,预计电机转速范围100-1000转分钟,速度控制精度±5转。略低于进口电机指标,还无法满足录音机使用要求。”
张卫东连接好测试电路,准备进行第一次通电试验。
12伏的直流电源、调压器、电流表,测试设备虽然简陋,但足以验证基本功能。
“准备通电。”
张卫东的手指放在电源开关上,其他几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开关合上的瞬间,电机轴开始缓慢转动。
虽然转速不高,但运转平稳,几乎没有振动。
车间里响起了轻微的嗡嗡声,这是电机正常工作的标志。
“转起来了!”
李明华兴奋的喊道。
王师傅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测试台前仔细观察着。
电机轴在稳定的转动着,转速大约每分钟一千转左右。
虽然还达不到录音机的技术要求,但作为第一次试制已经相当成功了。
林涛拿起转速表,精确测量着电机的转速。
指针在刻度盘上稳定指向1050转分钟,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当调节电压时,转速能够线性变化,这说明基本的调速功能已经实现。
现在影响这台直流伺服电机性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硅钢片的厚度不够均匀,还有绕制线圈张力不均衡。
既然已经知道了问题的所在,那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