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林涛的核心支持者王红林、李卫东、赵建军之外,还有十几个年轻的技术员和工人。
他们的脸上都写着期待,等待着这位新厂长的第一个决定。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收音机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改革。”
林涛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一支粉笔。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焊接工艺问题。”
“现在我们的虚焊率太高,很多收音机出厂后不久就出现杂音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然后指着几个关键部位说道。
“林厂长,这个问题我们也知道,但是工人们的技术水平就是这样,很难提高。”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提出了疑问。
“技术水平可以培训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改进工艺流程。”
林涛在黑板上写下了“分段预热法”几个字。
“我们采用分段预热的方法,先让焊点达到合适的温度,然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虚焊率。”
“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需要重新调整生产线的节奏。”
李卫东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没错,所以我们需要对工人进行重新培训。”
林涛放下粉笔,转身面对大家。
“赵建军,你负责挑选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先进行试验。王红林,你负责联系设备科,看看能不能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小的改进。”
“好的,林厂长!”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技术科的灯火通明到了深夜。
林涛带着这群年轻人,一遍遍的试验新的工艺流程,一次次的调整参数。
在红星的帮助下,林涛很快就找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虚焊率从原来的15降到了5,产品的合格率有了显著提升。
“林厂长,我们成功了!”
赵建军兴奋的跑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检验报告。
“咱们今天生产的三十台收音机,合格率达到了92!”
林涛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很好,但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95。”
“可是林厂长,92已经是我们厂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了。”
王红林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知道,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林涛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生产车间。
“我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定要达到9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