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点我认同”。
得,又收获了一个小迷弟,拉里·佩奇难得张口。
“那么朗讯呢?朗讯总裁托马斯亲自给我打了个电话,询问谷歌是否有融资的打算。如果可以的话,它们更愿意整体收购谷歌,表示价格好商量”。
谢尔盖看向恩斯特,两家巨头同时看上谷歌,让他不自觉露出了微笑。
不是说谢尔盖主张卖掉谷歌,这是对谷歌的肯定。
“谷歌是不可能整体出售的”。
恩斯特定下了一个基调,会议室里的几个人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大家心里都清楚,谷歌的未来远不止如此,前景广阔得很,充满无限遐想。
他们之前还提心吊胆的,生怕恩斯特经不住眼前这巨额金钱的诱惑,脑子一热就把谷歌给卖了。
毕竟恩斯特投入的资金才几百万美元,短短一个月时间价值翻了一百倍,对于人性的考验不可谓不大。
好在恩斯特没有丝毫犹豫,也让他们觉得跟着这个平时不靠谱的boss跟对人了。
“要邀请他们过来谈谈吗?”
恩斯特思考了一下“谈肯定是可以谈的,不过对方只是抬价的工具,你们要掌握好尺度”。
众人听明白了,这是拒绝了,恩斯特拒绝了朗讯的融资。
“为什么?”杰森想要知道这个表弟的理由,对他来说,第一原则就是收益最大化。
如果朗讯能给出最大的诚意,他是欢迎朗讯加入的。
“不为什么,就是不看好这个投资者,太过的唯利是图了一些”。
朗讯是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拆分出来的,与其说是拆分,不如说是杀鸡取卵。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股份早已经分散在几十上百个机构的手中,他们可不关心什么情怀和技术,只是将其作为投资获利的工具。
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就愿意扶持谁上位。
所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高管们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把设备制造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彻底的分离出去,成立一家独立的设备制造公司。
过去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设备制造部门制造的设备只供应给内部,从不对外销售。
而公司独立就不一样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竞争对手也可以购买它们的设备,只要设备公司一上市,短期内获得的设备订单一定会让股价飞涨。
事实也是如此,两个月前刚上市的朗讯市值才不到180亿美元,可恩斯特知道三年后这家企业市值高达2640亿美元。
这里面有互联网泡沫的原因,但业绩的增长也是不可忽视的。
短期内谋求暴利,根本不考虑长期发展。
整个公司从高管到股东,再到大量持股的员工,都有捞一笔就走的想法,
要是同意他们成为谷歌的股东,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
不过说到朗逸,恩斯特想到了划分给朗逸的贝尔实验室。
以对方利益为先的态度,倒是能谋划一下。
现在的贝尔实验室还是那个科学家的圣堂,里面的大拿数不胜数。
要是再过个几年,等朗讯把贝尔实验室玩残了,收购过来也就没有太多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