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五代之天下一统醉落秋雨小说 > 第四章 天下第一(第1页)

第四章 天下第一(第1页)

大堂上,吕兖、刘延祚和孙鹤等人正在商议是否要派人去向朱温求救的事情。梁燕交兵多年,很多人只是脑袋没有转过弯来,孙鹤一挑明可以向汴梁的朱温住皇帝求援,其他人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但是,“朱温真的会派出援兵?”

“只要许以重利,不愁朱阿三不心动。”

朱温的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叫朱诚,生有三子,长子朱全昱,次子朱存,朱温排行三,所以小名叫做朱阿三,这种叫法相当符合中国古代人对子女的称呼。朱温年幼时因家境贫寒,入不敷出,父亲也因积劳成疾不就便病逝了。

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从小就不爱做事,长大后从不务农,就爱刷刀弄枪,乡里人多数对他很反感,刘崇同样不喜欢他,只有刘崇的母亲看他今后非常人,最为喜爱善待他。

大堂上,吕兖再问:“要什么样的重利?”

吕兖的女儿嫁给了刘延祚,吕家和刘家是一体的,其他人可以投降,但吕兖决不能投降。以刘守光的为人,刘延祚投降了也是个死。吕兖是刘延祚的岳父,也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吕兖不是反对向朱温求援,而是担心朱温的胃口太大,要得太多。钱财布帛肯定是要给的,割地也免不了。可要是割出去的地多了,只怕本镇内的将领们不满。

五代十国的传统跟中国几千年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节度使们经常欺负皇帝,各军镇的将领们动不动就杀节度使,军官们时不时就叛乱杀害上官,士兵们要是不爽了也会拿起刀子把军官给捅死。

吕兖对于割地赔款是一百个一千个愿意,只要能解沧州之围,便是将一半的地盘交出去他都愿意,可是他不能这么说。现在大家伙被刘守光围在城里,情急之下什么条件都能答应。等到危险过去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会不会有人以此为理由造反?割地赔款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满,一旦有人煽动叛乱所以吕兖不能直接说出来,而是要让其他将领说。

五代十国的武人地位很高,有不少人是文武双全,但也有很多人是不识字的大老粗,甚至有以不识字为荣的。吕兖问要什么样的重利才能让朱温出兵,立刻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说了,“左右不过是给钱给地。”

吕兖不动声色地道:“只怕将士们不同意。”

“都到这时候了,谁还会不同意?谁还敢不同意?”

“先把眼前这关过去才是正理!”

“吕将军,我们都同意这么办!”

大家伙都同意用割地赔款的代价换取汴梁出兵,刘延祚也同意,他很清楚,自己要是落到了叔叔刘守光手里,肯定没有活路。虽然刘守文和刘守光是亲兄弟,虽然他是刘守光的亲侄子,也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活命,割地赔款算什么?根本就不带犹豫的!

吕兖问了一圈,没有一个反对的,便说道:“那就这样定了外面何事喧哗?”

外院的军士们正在比试射箭,有人在七十步的距离上连续射中了靶子,引起了一阵阵的欢呼。

唐代兵书的说法是:步弓手实战距离六十步。明代要求弓箭手能在五十步距离射中目标。而最大射程则要求在百步以上。后者其实就是所谓放风筝的射程。满清时代对弓射的实战射程,一般也是要求五十步,与明代并无不同。至于百步穿杨,那更多的是神话。

能在七十步的距离上连续射中目标,除了对力量和发力技巧有很高的要求,眼力也得要非常好,还得要有一定的运气,前院里这样的勇士竟然有四人。而且七十步只是前院的宽度,不是他们的极限。

四人还想继续拉长距离比试,但院子就这么大。节度使大人的后院倒是更大,但没有命令不能擅自进去。

“不能将箭靶挪到更远处,便以环数定胜负,如何?”意思就是箭矢离靶心最近的人取胜。

“要是环数一样,谁最先射完,谁便是胜者。”

众人都同意了以环数和射速定胜负。于是在外院边上竖起四个靶子,四人持弓在另一端站定。陈诚便是这四人之一,他有系统外挂,准头比一般人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真正令他惊讶的是居然有人能在射箭上跟他这个开了挂的人相媲美,而且还不止一个!

“预备!”

边上的军官大声道:“开始!”

陈诚收敛了心神,讯速地抽出箭矢,拉弓,等到只有他才能看见的准心对准箭靶中心下方一点点的时候,立刻松手。箭矢像是蛇一样地在空中扭动身躯,飞快地扑向靶子。陈诚没有去看箭矢到底有没有射中,而以最快速度射出了第二支箭和第三支箭。

射箭的时候全神贯注,【射术】技能发动,陈诚眼中时间的流速变得缓慢起来,而自身的动作不会受到影响,只用了四秒钟的时间就将三支箭都给射了出去,而却全都射到了靶心的边上。

如此射术,堪称是神乎其技。

但是,竟然还有更强的高手。一个长得虎背熊腰,名叫吕方的军官射的比陈诚还快,而且射出的箭矢也都插在了靶心的附近。此人便是沧州军中仅有的几个能开三石强弓的猛士之一,之前守城的时候,吕方每发一矢,便能射杀一名敌人。现在是为了比试射术,吕方没有用他那张威震三军的铁胎弓,而是用上了八斗的软弓。

不消片刻,四人便将箭矢全部射出。众人检视箭靶,评定吕方射术第一,陈诚其次,周定再次,张任第四。周定和张任虽然排名在后面,但也都将箭矢射中了靶子,只是比陈诚慢了那么一点点。

吕方是沧州节度判官吕兖的族人,和周定、张任一样,都是军官。这三人都是军中闻名的勇士,向来以射术而闻名,他们能在七十步外射箭上靶,大伙儿不觉得意外,倒是高元珰能射得这么准,甚至压倒了周定和张任,这才让众人觉得惊奇。

但是仔细想想,高家大郎今年才二十郎当,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武艺有所进步也不足为奇。

陈诚在院墙边上看了看自己射出的箭矢,又看了看吕方那边的,然后真心实意地道:“吕将军神射,当真是令人佩服,如此射艺,只怕已经是天下第一!”

吕方颇为自得地道:“义昌军和卢龙军中没有人能说胜我,但要说是天下第一,倒也未必。”

“哦?居然还有能比吕将军更厉害?这人是谁?”

“安仁义,很多人都说他是天下第一神射。”

“安仁义?”陈诚想了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姓名“安”,很有可能跟安禄山一样是个胡人。五代十国前期的主线是梁晋争霸,其中的晋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汉化的沙陀人,其中有大量的胡人,而胡人中有许多姓“安”姓“史”的,这或许跟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有关。

陈诚参与射箭比赛,一方面是射箭能提升【力量】、【敏捷】和【活力】的属性,还能提升【射术】技能的能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展现本事,才能须得要展示出来,才能换取想要的东西。对于能不能赢下比赛,能不能赚到那六十多贯钱倒不是很在意。他笑着对吕方道:“哪天得闲,吕将军与那安仁义比试一番,看看究竟谁更胜一筹。”

吕方摇了摇头,“没有这个机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