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定要对世家动刀。”
“父皇,儿臣懂了。”
晋王不是傻,他只是怕做错。而现在,他全明白了:“此次科考,就是为了引出这篇《屯田策》。然后,再定此策考生为解元。解元范文,天下读书人都会去拜读。屯田变法的国策,也会在民间讨论。最后,再让人联合上奏疏,施行屯田之策。”
你若想做一件事情,就要让天下人看到,是有人想做这件事情!
父亲刚才的那句话,晋王现在才恍然大悟。
一个国策,不可能直接颁布。
必定先要放出讨论。
这次科考,就是让这篇《屯田策》被推出来。
不是谁文章写得好,谁就是解元。
(请)
n
宋时安是何人?
而是,谁猜中了皇帝的心思,谁才是解元。
这天下那么多考生,能说出屯田的,肯定也有。
在三月,《为赈灾事屯田五策》这封奏疏父皇看到的时候,屯田的国策就已经确定要施行了!
“懂了吗?”皇帝又问。
“此篇《屯田策》,不仅是司州。
他们比较困惑的是,晋王竟然没有看出来。
儿子对父亲的了解,不够啊。
“那就按照这个排名,准备解封糊名吧。”古易新说道。
“那名次既然已经定下来,再无任何变更,要不将这《屯田策》先解封?”张兆提议道。
“确实可以,《屯田策》和《劝学》乃一人所作,解元人选已经确定了。”
就这样,在程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国子监一位年轻学士,用裁刀,缓缓揭名。
盛安府,宋时安。
籍贯姓名,这般公之于‘众’。
是盛安的考生,大家不意外。
盛安的学生水平就是要高于司州其它郡县。
但是,
看向众人,古易新缓缓问道:“宋时安,是何人?”
大学士们,纷纷摇头。
张兆想了想后,道:“我只知道宋策,不认识宋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