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废太子有几个好下场 > 心疼(第3页)

心疼(第3页)

殿下不若把他留下,他瞧着挺机灵,就让他给殿下端茶倒水吧,反正我看他回去了也不会安生待着。

”“胡闹!”萧远敛眉,这孩子若是有个闪失,他怎么给孟薇交代。

萧远懒理谢元茂的损主意,依然命令左右侍卫把孟良押下去,让他们和冯敬持一起看好他,明日一早就送回京城。

孟良被他们像提小鸡崽似地提起来,押出帐篷时,还嚷着要去打仗,被冯敬持赶忙捂住嘴巴。

第二日大早,大军拔营出发。

昨日押走孟良的两个兵甲和冯敬持,一起跑来禀报萧远,孟良不见了。

萧远:“……”臭小子,就不能像他姐姐一样乖吗?军机不可贻误,他只好下令出发,又命冯敬持三人暗中找寻孟良。

到了第三日,冯敬持还是没找到孟良,正担心他一个人如何艰难求生,忽而在队伍最末尾找到了他。

彼时,孟良正拿着一个大烧饼,边吃边行军。

冯敬持又好气又好笑,趁他不留神,从后面一下把他抓住,这才带到萧远跟前。

萧远皱眉,问他:“这几日你躲哪里去了?”孟良嘴边还粘着一粒烧饼上的白芝麻,挺自豪道:“我起先躲在队伍前面,他们找来我就躲到后面去,反正我窜得快,他们找不着我。

”萧远又问:“那你这几日吃的什么?烧饼?”孟良把藏在怀里的肉干和烧饼摸出来,又拍了拍腰间装水的葫芦:“我早就备了干粮。

我说了,我要去打仗。

”萧远:“……”小半晌后,他幽幽道:“陈牧,你回一趟京城。

”孟良慌忙将干粮塞回怀里,扭头便逃,被冯敬持眼疾手快一把拦住。

孟良不甘心,嚷道:“我不回去!我要打仗,我能杀敌!”萧远冷着眉眼,一字一句道:“再吵嚷,军法处置。

”身为主官的萧远眸光冷厉,这才把孟良唬得不敢吱声。

可他也知道孟良委实有手段,好好训练,假以时日也是个上阵杀敌的好手。

“姑且把你留在军中,但你须听令行事,若有半点差池,我立即把你手脚绑了押回京城。

”这便是许他随军了,孟良欣喜若狂,赶忙学着其他兵甲的样子,肃着脸拱手:“卑职不敢有半点差池!”这孩子跟块狗皮膏药似地甩不掉了,萧远只得写了书信,交给陈牧,命他亲自把信交到孟薇手里。

陈牧快马加鞭回到京城,直奔孟府而去。

正巧,这日孟薇没出门,她听门子传报有个叫陈牧的年轻男子来找她,赶忙出去相迎。

到了花厅,孟薇看见来人真是陈牧。

她从陈牧手里接过信,又听陈牧说孟良在军中东躲西藏,殿下只得把他留在身边做个端茶送水的活,如今他很安全,孟薇这才放下心来。

陈牧又道:“孟姑娘放心,殿下说,叫孟兄弟跟去吃一趟苦,下回他就不敢胡来了。

”孟薇点头谢过他。

原本她想请陈牧留下用饭。

陈牧还得追赶大军,拱手辞谢。

孟薇心里感激他,亲自去厨房包了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一壶菖蒲酒,叫他一并带上,才送他出了门。

等她再回来时,孟老夫人坐在花厅里,面上不冷不热。

孟老夫人冷哼:“你整日往外跑就罢了,竟把外男往家里带,旁人看见还不知怎么嚼舌根。

你别祸害了我们娥娘。

”孟薇生气:“祖母,那是我朋友,人家好心,赶来告诉我们孟良平安无事。

”孟老夫人不信。

冯氏陪邹氏去寺庙为孟良求平安,恰好回到家。

孟老夫人指着孟薇,冲冯氏冷笑:“看看你这好闺女,都把外男引到家里来了,你还不好好管教她!”冯氏见多了婆婆的刻薄,柔声问:“莹莹,发生什么事了?”孟薇没理祖母的怪话,把孟良平安的消息告诉给母亲和婶婶,又将萧远的亲笔信拿给邹氏过目。

邹氏看完信,哭腔道:“好孩子,婶婶多谢你,还有你那朋友。

亏得有你朋友照应阿良,才不至发生大事。

”说着,邹氏就要拜谢孟薇。

哪有长辈向小辈行礼的,孟薇和冯氏赶紧拦住她。

一旁,孟老夫人脸色变了变,伸长脖子偷瞄书信。

可她眼神不好,又离得十分远,根本看得见信上写些什么。

她等了半晌也等不到邹氏念信,急得红了眼眶,拿拐杖咚咚杵地喊她们:“你们别光顾着说话,快看看信上说没说阿良几时回来?他有没有饿着,身上钱财带够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