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被禁足了。
宋大家虽然如实向陛下禀告了太子在三清观闹事,陛下却只是轻飘飘责骂太子几句。
然后,一道口谕送到萧远暂住的马家院子,便将并无过错的萧远禁了足。
陛下的缘由是,兄弟相争,无论对错都应各打五十大板。
夜里下了一场雨,淅淅沥沥打shi院子里的桂花树。
囚禁萧远的屋子从外面看起来黑黢黢,房门被圣上派来的李太监锁死,还克扣了他屋子里的灯油。
萧远穿着单衣背靠冰冷土墙,身下是同样冰冷的竹席,夜里的寒气渗入他骨髓,他恍惚想起上一回秋狩时的情景。
那时阿娘还在世,她不忍伤害生灵,背着陛下偷偷放生了一头公鹿。
然而好人却不长命,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温柔唤他一声远儿。
这场雨下了一整夜。
第二日,孟薇起了大早,原本担心今日是个坏天气,等她跨出房门一看,天上竟艳阳高照。
昨夜的雨打落一地金色桂花。
趁太阳大,冯氏把树上新开的桂花摘下来晾晒。
孟薇也去帮忙,她抱着铺满桂花的簸箕,放到太阳下晾晒。
忙了一阵,院子里摆着四个铺满桂花的簸箕,冯氏笑:“等它们晒干,再缝进香囊放在枕头边,最是助眠。
”孟薇自幼钟爱桂花香,欢喜地拍手:“那一定夜夜都是好梦了。
”冯氏回屋找缝制香囊的布料,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本书。
她摇头:“瞧瞧,你阿耶昨夜才说不能忘,这不就忘了?”孟薇正低头挑拣簸箕里的桂花,闻言抬头:“很重要吗,要不我给阿耶送过去吧?”冯氏想了想:“那就辛苦你跑一趟。
”这时已接近中午,冯氏让厨房用食盒装了刚出锅的肉饼和两碟小菜,拿给孟薇和孟士衡做午饭。
孟薇提着食盒,心中疑惑,照理说官厨会准备当值官员的膳食。
冯氏说:“官厨的饭菜不一定每日都合你阿耶的口味,左右你要过去一趟,一道带去,让他喜欢什么吃什么。
”孟薇坐马车前往行宫,津阳门的管事太监认得她是孟太医的女儿,放她进去。
她进到医馆时,孟士衡正站在药橱前找什么药材。
见闺女拿着书进来,他才想起忘了东西在家里,自嘲:“老了老了,我还以为把书带来了。
”孟薇把书和食盒放到案上,看见案上敞开的小盒子里,装着六粒指甲大的棕色药丸:“阿耶,这是什么药呀?”“解暑气的,这几日宫里的贵人们总是头晕乏力,服用了这药丸可缓解一二。
”孟士衡打开食盒,看了一眼又盖上,“天气热,官厨做了菘菜肉糜粥,我吃那个就成,这些你带回去吧。
”孟薇乖巧应了一声,依旧提着食盒打算回去。
走到门口,她不知怎么想起来萧远。
宫里的人肚子里弯弯绕绕太多,有了上回马厩的内侍,保不准别的宫人也冷眼待他,万一萧远有个三病四痛,恐怕也只能自己忍着。
想到这里,孟薇盯着案上的药丸,软软央求父亲:“阿耶,那些药也给女儿一些,好不好?女儿要是哪里不舒服了,就也吃一粒。
”孟士衡气笑:“小娃娃胡说什么,药能随便吃吗?好了好了,你快回去,听话,阿耶给你带饴糖吃。
”在孟士衡面前,孟薇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子。
小姑娘噘嘴,一下子拿走案上五个小瓷瓶,假装气呼呼道:“阿耶小气鬼,那里不是还有好多药丸嘛,这些女儿就先拿走了。
”她做了个鬼脸,转身就跑。
出了行宫,孟薇让车夫先回去。
阿橙疑惑:“姑娘,咱们还要去别处吗?”孟薇点头:“嗯,去东街的马家走一趟。
”宫里人惯爱拜高踩低,萧远带上这些药,或许有点用处。
她悄悄打听过,他并没像别的皇子一样住进陛下的行宫,而是被陛下单独安排在外面。
单论这一点,孟薇就更担心了,她一定要去看一看才能安心。
到了地方,孟薇看一眼牌匾上黑色墨水写的“马宅”二字,轻轻敲门。
开门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正是陛下派来的李太监。
李太监斜眼打量她,嗓音尖利:“你找谁呀?”孟薇对他福了福身:“小女想求见纪王,烦劳替我通——”“纪王不见客。
”李太监打断她,砰一声关上大门。
正午的太阳很毒辣,孟薇被晒得脸蛋通红整个人晕乎乎。
没办法,她只好往回走,刚走来到拐角,忽然从马家院墙跳下个年轻男子,正正落在她跟前。
谁家好人不走正门却fanqiang出来?孟薇吓得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