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魏晋名士的任诞 > 第三章 鲈鱼脍(第2页)

第三章 鲈鱼脍(第2页)

一匙送入口中,嗯!好吃!

谢裒望着弟弟的吃法,很有尝试精神地学着复刻了一份,觉得味道还不错,也跟着弟弟一样开启炫羹模式。

一旁的老父亲谢衡看得很是欣慰,他们谢家的家风多好啊,兄友弟恭,可惜鲲儿还在外游学,也不知何时才能有扬名之日。

崔夫人见两个孩子吃得香甜,也很高兴,不过观察到两人今日暮食用得份量超出平常,决定晚间让他们多走动消食。

饭后,得到崔夫人嘱咐的兄弟俩很是听话的到庭院中散步消食去了。

回到正房中,崔夫人则将幼子的事情郑重地和丈夫商量起来。

谢衡自然不会阻拦,小儿子有进取心,当然是好事。对于幼子显露出来的聪慧,他也并不意外,他们谢家人很少有蠢笨的,先祖辈们差的就是那一股时运。

听到崔夫人提及自己妻兄要回洛阳,谢衡思考片刻,问道:“良伯兄如今亦有意使子弟钻研老庄之道?”

良伯就是崔夫人的哥哥,大名崔洪,字良伯。

崔夫人的父亲崔赞被贬出洛阳后,郁郁于心,很快就过世了,留下夫人卢氏与一双儿女。

卢夫人出身范阳卢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

她在司马氏上位后立刻意识到局势有变,考虑主脉处境不佳,族中老人会生出是非,立刻动用娘家的人情为儿子崔洪聘了卢家的一位地位不低的族女,通过加强与范阳卢氏的联系保住儿子会继承的博陵崔氏族长之位。

同时,又瞄准了谢家这个刚刚起势的新秀,多方面观察谢氏未来族长谢衡的容貌、才学、品行,确定这是个可堪托付之人后,果断的把女儿崔宣嫁给了谢衡。

或许是太过劳神费心,在丈夫去世后没两年,卢夫人也去世了。

将近二十年过去,崔洪的族长之位坐的始终不动如山,如今更是升回了洛阳,崔夫人谢家主母的位置同样经营的稳稳当当。

一双儿女少时失去双亲,还能将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如此可见卢夫人的远见卓识。

面对丈夫的询问,崔夫人颔首,博陵崔氏在曹魏恩荣甚大,一朝变天只能蛰伏,如今能够回洛阳京都,算是一个既往不咎的政治信号,崔氏自然可以试探着变一变、动一动了。

她缓声道:“兄长此次归来洛阳,族中定然会有适龄女儿与洛阳世族联姻。但大兄已过不惑之年,膝下仅有廓儿一子,尚在幼年,届时未免有枝强干弱之势。”

谢衡思索刹那,道:“崔氏从前因荣宠于曹魏而得罪,如今被网开一面,想要得到信任,恐怕要联姻的不是世家……”

话未说完,他与崔夫人对视一眼,同时轻声说道:“是司马氏!”

谢衡双目微微眯起,道:“从前荀氏在曹魏时,荀彧见罪于魏王,而荀攸又得重用,荀氏一族在曹魏比崔氏不知要得重多少,可一朝突变,荀氏又喧播荀彧之事,表达对曹魏的不满,同时与司马家通婚,以此又得到司马氏的信任。

崔氏比之荀氏,境遇天差地别,正是少了一个荀彧的缘故。如今,崔氏能做的,便是效仿荀氏,与司马家通婚。”

崔夫人知晓丈夫说的没错,心中微微叹息,如今年纪合适成婚、又地位尚可的宗室,早就有了正妻,如要通婚司马家,恐怕崔家的女儿要为人妾室了。

这可真是……

司马家虽篡得天下,但有些底蕴的世家对司马氏并不打心底里尊敬,毕竟司马家的种种行径很是为人鄙薄。

而且传了二十七帝的大汉,过去的并没有太久远,金刀之谶还在不少人心中徘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