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未亮,许哲早早来了学塾。
他虽然没有上过班,但职场定律还是知道的。
领导未来我先来,领导未走我不走。
昨日偷了懒,今日起个早床补回来。
李家学塾的环境很好,李靖很重视第三代的教育。
书香门第,传世之家,就是这么一代代传承的。
可惜李德謇站错了队,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案,导致家族败落。
李家对许哲不错,他准备找个机会提醒一下李德謇。
此事不急,李靖的人生巅峰尚且没来,李家正向上走。
没过多久,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争抢着进入了学塾。
他们看见许哲,不由得愣住了。
李俨率先行礼,“许兄。”
李家就是礼很多,许哲起身行礼,“李兄。”
还有一个更小的李兄,也行了礼。
他们的母亲,替他们介绍过许哲,说是来的一个厨子,做饭挺好吃。
这两天,李府的伙食标准,的确拔高了不少。
李夫人对他们又是另一种说法,让他们照顾好许哲。
李家兄弟也不知道听谁的,对许哲很是好奇。
他们坐到位置上,开始进行诵读。
许哲走过,看了看他们的书册,字写得很端正。
“李兄,我可不可以看看?”
李俨道:“许兄自便。”
许哲打开了他的作业,不禁感慨,寒门和士族还真没得比。
士族的高了不知道多少倍,青山村人的字,没有一个比得了李俨的。
他又走到李浚身边,“李兄,我们可以换个位置么?”
李浚搬了书本,欣然应允。
那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
宋夫子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擅自调了位置。
许哲的行为,获得了他的好感。
许哲坐在最后一排,觉得很是舒坦。
宋夫子进来时,便看见位置换了。
李家两位郎君正在诵读呢,这一位生面孔撑着脑袋,正在发呆,不知道想什么。
宋夫子拍了拍桌子,许哲才回过神来,起身行了一礼,“拜见夫子。”
宋夫子示意他坐下,问道:“可曾蒙学?”
许哲很是谦虚,“学了一点。”
“写几个字看看。”
许哲拿出了青山村的独门秘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宋夫子抚了抚胡须,欣慰的点了点头,“尚可。”
反反复复写的两个字,只得了一个尚可的评价,许哲觉得没什么好高兴的。
他走回了讲台,开始讲课,“近来听了一首不错的诗,你们品鉴一二。”
昨天才学论语,今天就开始学诗词,跨度这么大。
“诗名《静夜》,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宋夫子有节奏的念着,许哲差点把笔甩飞了出去。
李晖拿着这首诗去装,流传到李府来了。
怎么把名字都搞错了,《静夜思》,变成了《静夜》。
许哲想起来了,李晖这是把思当成诗。
愧对诗先李太白,怎么把名字都给改了。
许哲忍不住道:“先生,这首诗,有没有可能叫《静夜思》,思考的思?”
宋夫子仔细品了品,眸子发亮,加上一个字,更能表达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