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对着门外喊道:“阿元,带许郎君去用膳,莫要慢待了。”
老仆领着许哲离开后,李夫人皱着眉头问道:“你自愿的?”
李柔搀扶着李夫人坐下,“不是外室子,其实是养子,阿哲很不错的。”
在李夫人面前,李柔根本不需要隐瞒。
李夫人问道:“青山是怎么回事,你那二妹得了消息,立马就来府中禀告。”
有人煽风点火,消息才传得这么快。
“阿娘,青山是冤枉的,我能不能拜见阿翁?”
李家大伯对当年的事,还是没有忘怀,因此断然拒绝。
李夫人也颇为为难,“这事尚需你阿耶出马,稍候我与他谈谈。”
母子儿子久别重逢,有太多的话要讲。
……
来大唐一个多月,许哲吃到了最奢侈的一顿饭。
羊肉,份量还不少。
李晖也在,对着食物挑挑拣拣。
就这,似乎还不合他的胃口。
“你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出门的时候来,现在我应该在平康坊的。”
也不知道平康坊,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他如此念念不忘。
许哲登时来了兴趣,“在平康坊做什么?”
李晖道:“吟诗作赋,饮酒作乐,听歌赏曲,岂不美哉。”
这跟许哲想象的不一样,他忽然想起来,现在的平康坊,还达到大唐中晚期的奢靡程度。
当今陛下崇尚节俭,娱乐行业尚未蓬勃发展,甚至还遭到了打压。
达官贵人们,多数都在私宴。
一群男人饮酒作赋,喝醉了找个地方睡下,这也不值得羡慕啊。
没想到,李晖竟然还是个才子。
才子风流浪荡,他的形象倒是挺符合。
许哲道:“那你吟一首。”
李晖有些支支吾吾,他似乎不擅长吟诗,“写诗需要感觉,哪儿能说吟就吟。”
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诗人,只是擅长附庸风雅。
许哲道:“我有,你买不买?”
一根竹竿都能卖一角银子,一首诗应该值不少钱吧。
许家穷,青山村穷,穷的天天喝粥。
虽然抄诗可耻,但为了村里人的幸福,许哲甘做抄诗贼。
李晖翻了个白眼,“就你。”
“别看不起人,把银子拿出来,保管让你满意。”
一锭白花花的银子拍在桌案上,李郎君豪横,“来,十两银子,吟一首看看。”
赵郡李氏,果然霸气。
许哲将银子收入囊中,缓缓念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时心中默念,诗仙对不住了,江湖救急。
李晖喃喃复述着,又问道,“诗名。”
许哲答道:“静夜思。”
李晖没有要回银子,他对诗还是些有鉴赏能力的。
许哲见他有些出神,把剩下的羊肉都打包。
还有两个护卫嗷嗷待哺呢,李晖,爱吃不吃,谁管他。
许哲走在回客房的路上,看着地上的月光,还真有点想念青山村了。
也不知道村里人,今夜会不会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