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亲自统领精锐正卒,继续稳妥尾随敌军后部渡河。
直到夏水以北再无任何敌军踪影,这才振旅归营,打扫战场。
翌日一早,有斥候回报,说孙桓部在水师接应下,已经撤出江北。
而其离开之前,还有一路偏师从下游方向汇合而来,稍作停驻,便尾随孙桓一同渡江。
果然有伏兵!
闻得此讯,麋威部众皆庆幸不已。
潘秘更是当场称赞麋司马行军持重,料敌先机。
而麋威心道,这算哪门子料敌先机,不过是我从不高估我自己而已!
当然,昂扬的士气总归有益于眼下。
于是也就懒得解释了。
……
孙桓一走,麋威压力大减。
但也并未因此放松下来。
如前所言,眼下华容这边肩负着维持兵道粮道畅通的重任。
所以麋威不再枯守营垒,重新捡起最初来华容的目的。
平整道路,督造仓库。
期间他清点了一下手中兵马。
从江陵带来的骑兵已经全部跟关平南下。
城中只剩下用来运输的驽马。
五屯步兵和五屯辅兵倒是都留下了。
而且因为之前没怎么正经交战,几乎没有减员。
然后,华容县原本就大约七屯县卒。
麋威将辅兵和县卒合在一起,精选青壮,筛汰老弱,最后选出八屯。
当然,辅兵只能用来守城和跑后勤。
正经的兵力还是最初的五屯正卒。
所以麋威一不做二不休,将城中的甲胄、强弓劲弩,牛马车辆,统统搜刮出来,用以武装麾下部队。
只要能护好粮道,帮助关羽打赢这场仗,这点私心并不算什么,有功无过。
反之一旦战败,这些东西连带他自己都会落入敌手,也就无所谓功过了。
总之一番整备之后,麋威有了五屯弓弩齐备,甲胄完好的正卒。
外加八屯同样有足够武装的青壮辅兵,辎重充足。
这十三屯兵,约一千三百员,就是他手下全部兵力。
兵精粮足,麋威亲自领兵巡逻道路,提防敌军细作或者盗贼来搞破坏。
关平不在,他就是此地军事主官,不得不挑起担子。
如此忙碌了数日,总算道路畅通。
这日,麋威率军回华容休整。
忽有二三十骑从江陵方向疾驰而来。
领头的骑士,赫然是郡府门亭长詹思服。
“詹君,你怎么过来了?”
“主公,仆是来投奔你的!”
一身骑士打扮的詹思服,第一时间上前参拜。
一番寒暄后,詹思服解释缘由。
原来他得知麋威当了别部司马独领一军后,就起了投奔的心思。
他先辞掉郡府吏职,又用麋威赏赐的绢帛置办甲胄、兵器。
正要出发,恰逢费诗率领宜都郡的蛮夷兵西来,以填补江陵分兵南下后的空虚。
而费诗在得知麋威独立领军,却没有亲卫相随。
便精选了麾下半队会骑马的蛮兵,让詹思服带来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