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被时间浸泡过的旧书页与廉价茶叶混合的味道。
许琛跟着走了进去,心里已经开始彩排被公开处刑的各种姿势。
陈瑾没让他站着,指了指自己对面那张常年用来接待“问题学生”的椅子。
“坐。”
许琛一屁股坐下,姿态端正,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副准备坦白从宽的良好模样。
陈瑾没说话,只是从一摞卷子最底下,抽出了许琛那份成绩单,整整齐齐地码在桌面上。
“说说吧。”
来了,经典陈瑾的“说说吧”环节。
许琛倒是没多慌,他清了清嗓子,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身体好了,脑子就清醒了。”
“之前落下的东西,捡起来也没那么费劲。”
“而且……”
他顿了顿,毫不犹豫地把锅甩了出去。
“主要还是我同桌教得好。”
“沈星苒同学,知识点总结得特别到位,讲题也很有耐心,这都是学校优生帮扶政策的突出成效。”
这番官腔,半真半假。
沈星苒的辅导确实功不可没,但真正让他脱胎换骨的,是系统。
所谓的【剧本领悟力】,本质上就是对文字信息和逻辑概念的超强理解能力。
而【方法派经验】,则直接将解题思路和模型,像打游戏装od一样,加载进了他的大脑。
有这种级别的外挂,要是还学不出来,那纯粹就是态度问题,跟脑子已经没半点关系了。
陈瑾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撒谎的痕迹。
最终,他只是叹了口气,把那份成绩单收了起来。
“你初中的底子,我清楚。”
“那场病耽误了你多久,我也清楚。”
“现在能追回来,是好事。”
他的语气缓和了不少,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但别给我当昙花一现。”
“这次的成绩维持到下次月考,我要求你只进不退。”
“知道了,陈导。”许琛下意识地接了一句。
“什么导?”陈瑾眉头一皱。
“哦,陈老师,口误,口误。”许琛连忙改口,心里捏了把汗。
妈的,这段时间快给系统搞成ptsd了。
陈瑾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回去自习。”
许琛如蒙大赦,起身就走。
回到座位,自习课还在继续。
他趴下身子,继续投入到刷题和与沈星苒的纸条学术交流之中。
一直到放学铃声响起。
许琛正收拾着书包,准备回家用吉他把昨晚抽到的歌曲还原出来。
口袋里的手机,却嗡嗡震动了一下。
他找了个没人的楼梯拐角,摸出手机。
是路娴发来的微信。
内容言简意赅,充满了资本主义的效率。
“晚上七点,小区门口那家蓝山咖啡馆,签约。”
许琛挑了挑眉。
动作还挺快。
他本来还打算等周末再联系路远山给的那位律师,没想到对方比他还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