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我在民国写小说花滑 > 第三十四章 鸡舍(第1页)

第三十四章 鸡舍(第1页)

晚上,林砚在饭桌上,跟父亲林永年说一下医药公司的事,并说清楚自己的思路,然后强调要买太行山头,种药草的成功率他可以保证。

等林永年点头后,剩下的他就不管了。

林家众人现在已习惯林砚的风格,外面揽了一堆事,往家里爷爷和父亲身上一扔,然后就不管了。

饭桌上,爷爷倒是提醒他,村里的鸡舍建好了,明天最好是看看鸡进场前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村里的鸡舍共3栋,坐北朝南。

其中2栋比较大的是鸡舍,采用竹木复合结构;一栋比较小的是仓库,采用青砖结构。

鸡舍是按林砚提供的图纸来建的,这种结构在这个年代是封闭式鸡舍最优的方案。

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取材便利,整个鸡舍全部建完只需50银元左右。

从外观看鸡舍长100米,宽6米,采用直径12杉木框架,埋深05防腐处理,墙体采用双层竹编夹层,内填石灰拌草木灰(防虫)+碎麦秸(保温),外覆茅草顶(坡顶30°防积雪)。

为了解决防火隐患,墙体涂抹黏土砂浆(石灰+黏土+稻草),阻燃性提升30。

南侧开活动竹窗(蒙油纸透光)用来采光,北墙内侧砌薄土坯夹层(厚8),内置炭火盆烟道(室外生火,烟气供暖)。

外部建有粪池一座:地面倾斜5°,粪便汇入石灰消毒池(要求每周清理一次)。

双层竹墙夹填稻草或麦秸(厚10-15),冬季保温效果接近土坯房,夏季竹材导热系数低(015

w·k),遮阳避暑效果优于石砌鸡舍。

竹编墙体的天然缝隙保证空气流通,避免氨气积聚(民国时期无机械通风设备),竹木吸湿性较强,可缓解雨季潮气,减少鸡群足癣发病率。

两座鸡舍的功能不同,一座是用来养蛋鸡,一座是养肉鸡。

笼养密度设计为05平方,采用立体笼架,层高45。

每层鸡笼下面,林砚设计了一个木板用来收集鸡粪,要求每天收集和清洗,避免发生病毒污染。

安装有栖架系统,每只鸡栖木长度≥15,高度差≥30。

最绝的是食槽设计。竹筒劈成半月形,内壁用棉布衬着,外沿嵌两条木轨。

计划程?”

“这要你亲自到祠堂跟族老们当面商量。”

“而且猪粪比鸡粪骚十倍,招苍蝇咋整?“

“你可以分坑堆!“林砚掰着指头数,“猪粪单挖五坑,混上锯末子压味;牛粪掺麦秸,堆北坡当棉田底肥;马粪精贵,晒干装麻袋卖给晋城药铺。“

林三粪豁牙笑出声:“这埋汰生意倒让你盘出花来!你这神童之名我可算见识到了。“

对于被人当面称神童,林砚笑一笑也不当一回事,打趣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年庄稼能不能高产全靠张叔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