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大挣年纪最新章节更新内容 > 第六十三章 种子公司规划(第2页)

第六十三章 种子公司规划(第2页)

立体笼架、活动栖木、粪便收集板以及独特的防溅防刮伤食槽设计,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鸡群健康度和管理效率。

每日清理的接粪板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使得鸡舍内部比预想的要干净整洁许多,大大降低了污物堆积和疫病隐患,卫生状况可控。

林砚设计的那个内衬棉布、带木轨的竹筒食槽,被证明非常实用,极大减少了饲料浪费,鸡啄食也顺畅。

林砚来到孵化室外,透过特制的小观察窗查看温度计的读数,询问值守人员的感受和操作细节。

他知道,这间冒着青烟、日夜有人值守的青砖房,是鸡场能否起飞的“引擎”。

第一批雏鸡的破壳声,将是这场艰难“爬坡”中听到的最动听的号角。

这间孵化室与仓库建在一起,但单独开了一个门与仓库分开管理。

设计鸡舍时,林砚为解决传统土炕孵化效率低、容量小、控温难的问题,特别设计这间青砖孵化室。

该孵化室坐北朝南,墙体加厚以利保温。

采用地龙火道(火炕原理)结合可控通风口进行基础加温。

火道由砖砌成,燃料使用矿场的无烟煤块,热量均匀分布于孵化室地面。

墙体采用双层青砖中空结构(约10空气层),屋顶铺设厚草苫加抹泥层,门窗均做厚实密封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散失。

由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增减燃料、调节通风口大小、移动水盆等手段,努力将核心区域温度稳定维持在375-38°c这一理想孵化温度区间。

这是一项极其耗费人力和专注力的工作。

受精蛋放置在特制的多层竹木孵化盘中。

最关键且繁重的任务是人工翻蛋。

值守人员需严格按照经验(标记刻度),每隔2-3小时,小心翼翼地将每一枚蛋手动翻转180度,确保胚胎发育均匀,防止粘连。

这是保证孵化率的核心环节。

专业孵化室的首批承载能力约为1500枚受精蛋。

目前,已从稳定产出的蛋中精选出约1200枚受精蛋入孵。

这是养鸡场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孵化行动,寄托着种群快速扩张的希望。

所有的鸡蛋,林砚都已抽空进行了气运合并,保证每个蛋的健康孵化。

林砚满意地点点头。

来到肉鸡鸡舍,现在只养着种公鸡50只,因为全部的母鸡已受精,为了避免公鸡捣乱,所以公鸡单独养殖。

这批从各家各户收上来的芦花鸡,都是他亲自挑过的年轻力壮的“好青年”。

看着它们在明亮、通风、干净的“新家”里踱步、啄食、站在栖木上梳理羽毛,林砚仿佛已经看到一筐筐圆滚滚的鸡蛋在向他招手了。

“六婶,好好养着,蛋和肉,咱村今年可就指着它们了!”林砚小大人似的叮嘱道。

“放心吧,砚哥儿!保管养得肥肥壮壮!”六婶和两个帮工齐声应道,干劲十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