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中 > 第4章 渐进的战争号角(第1页)

第4章 渐进的战争号角(第1页)

渐进的战争号角

李婉昨夜并未在羊祜家等石守信,而是被兄长李固驾车接回了家中。

原因不复杂,因为她父亲李胤,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调令,从关中调回洛阳,并且担任御史中丞!

这个官职具有对百官有监察弹劾的权责,在中枢体系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基本上只要找个借口,就能把中枢的高官撸下来,实在是当权者手中的快刀利刃。

很显然,李婉与石守信成婚,并未影响其父李胤在司马昭心中的地位。为了控制朝堂,司马昭正在一步步将自己大将军府内的骨干亲信,安插到朝廷里的重要位置上。

至于自家长子泡妞不成碰一鼻子灰,在司马昭看来压根就不是什么大事,远不如他的篡位大业重要。

该重用,而且好用的人,司马昭放手去用。

攘外必先安内,李胤的上位,意味着司马昭对朝堂内部的大清洗,已经箭在弦上。石守信的岳父就是捉刀人。

伐蜀之事,更是明摆在那。

篡位,伐蜀,这是一体两面的两件事,互为表里。

因为要篡位,所以必须伐蜀成功。而伐蜀不成功,则会对篡位的计划造成重大恶劣影响。

李胤匆匆忙忙从关中赶回洛阳,还没进城,就直接找女婿石守信,商议对策。

要商议的事情,就是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以及家族成员接下来该怎么办。可惜石守信不在家,跑羊祜家送“科研样品”去了。

等渐进的战争号角

如李固这样的天龙人二代,又或者如石守信这样作为新鲜血液,被吸纳进天龙人圈子里的人,他们或许还能稳稳当当的做官。

可他们的子辈,做官的路,就不可能那么顺畅了。

大家都有背景,就得看谁背景更大,竞争是不会消失的!

石守信在少府干了两年,身后有人照拂,还搞出来不少好用的新兵器和新农具。

可也不过是小升了三级,从“科研组长”升到了“科研科长”。九品中正制,小三级微不足道,要大升三级才算飞黄腾达。

至于其他人就更不提了,多少人这两年在原地踏步,从石守信的同僚变成了直接下属。

私下里还对他指指点点呢。

那些人认为石守信纯粹是泡妞技术好,会哄女人开心,靠岳父李胤的“超能力”上位,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升官。

总之,这些人就是不承认石守信的能力盖过他们不止一筹,又不敢当面说坏话。

别问,问就是这厮只会靠岳父。

至于羊祜等“贵人”的重视,那些人也认为,他们是看重李胤女婿的身份才结交的。

人言可畏,你永远不知道当面对着你和蔼可亲的人,背后在怎么编排你。

对此,石守信选择无视,不与这些人争辩。越是争辩,对方就越是来劲。

闲聊了一会,李固便离开了,承诺石守信外出公干以后,他会多来这边走动,照拂一下妹妹。

石守信在家又紧赶慢赶的准备了一下出门所需的物件,天黑后跟李婉在卧房的床上玩了个尽兴,一夜的欢愉。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独自前往羊祜家,备上薄礼当面致谢。

……

大将军府的书房里,司马昭坐在桌案前,正生着闷气。

桌案上摆着一封从陇右而来的信,是征西将军邓艾写来的。

这家伙在信中直言:姜维率领的蜀军,依旧是相当有战斗力。目前还没有找到伐蜀的机会。仓促行动,恐怕到时候很可能复刻当年曹爽的败绩。

大将军不如等待时机,蜀国已经疲敝,只要时机一到,魏军便能摧枯拉朽打到成都!

邓艾并非司马家嫡系,只能算是司马懿当年施加过恩惠的一个“后起之秀”。

后起是真的,因为出身低;年纪大也是真的,蹉跎了二十年岁月,算是“新冒头”。

不过邓艾过往升不上去也并非完全是天龙人圈子排斥他,跟个人的情商也有关系。

从这封信就能看出邓艾超低的情商。

一方面他挺为国家考虑的,提出的建议很有道理,都是他在前线与姜维斗智斗勇中总结出来的。所以邓艾的信,会极大影响朝臣们对伐蜀的看法。

另外一方面,邓艾完全没看出司马昭的心思。

这位权臣,其实并不是想讨伐蜀国建功立业,而是为了篡位,积累军功。顺便转移朝臣们对他的非议。

结果邓艾一个劲的劝说不要伐蜀。

于是司马昭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邓艾究竟是想成为我的亲信,还是有别的什么心思呢?

有淮南三叛在前,谁敢说邓艾就没有二心?雍凉离洛阳远着呢!

这封信让司马昭对邓艾起了猜忌之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