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诸天真武荡魔志全文免费阅读 > 第六十六章 武当山顶松柏青(第1页)

第六十六章 武当山顶松柏青(第1页)

天下群山,以“武当”为名者不在少数,而最终能广为人知者,还当数位于荆湖均州的武当山。

武当自古为道教名山。

自春秋至汉末,便有许多道门先贤至此隐居修道,其中最为知名者,便有得传老子《道德》五千言的文始真人尹喜、丹道大家阴长生等。

汉末以后,因北方为异族侵占,随晋室南渡的士人有感世事动荡,多有弃官弃家、入山求道者,武当山便是其中许多人的选择。

至唐以来,因皇族李氏自称老子后裔,大力崇奉道教。贞观年间,有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在武当山祷雨而得灵应,太宗遂降旨敕建一座五龙祠。

有唐一朝,曾入武当山隐居修行的高道甚众,其中便有“药王”孙思邈、“纯阳真人”吕洞宾等。

至唐末世,武当山已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再到宋时,赵氏为宣扬“天命所归”的正统性而继续扶持道教,又因朝夕担心北方契丹威胁,故而大力推崇为司职镇护北方的“玄武之神”。

期间虽出了为避讳而改“玄武”为“真武”的幺蛾子,却总算是将“真武神”的信仰纳入国祭体系。

武当山作为传说中的真武证道飞升之地,又陆续兴建一些供奉和祭祀真武的宫观。

等到金国崛起,灭辽伐宋,宋室南迁,乃至后来蒙古灭金,继续与宋对峙,武当山因地处南北分界之地,数度被宋金、宋蒙之间的战火波及,山上已为数不少的宫观多遭毁坏。

此刻张象易和小龙女所在的,便是位于武当山展旗峰下、始建于宣和年间,后毁于宋蒙战火的“紫霄元圣宫”遗址。

此处周围遍生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生机盎然。唯有当中满目断壁残垣,一片荒墟。

张象易想到后世所谓“云外清都”鼎盛之象,不由感慨良久,而后携小龙女一起上前,驮了他们前来的神雕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在紫霄宫遗址左近,有一座很是简陋的草庐。

先前神雕曾在紫霄宫遗址的上方盘旋一阵,早惊动了住在这座草庐内的人。

在二人一雕行至原该是紫霄宫山门的两根石柱时,有一个望之年约五旬上下的老道士带了两个小道童迎了出来。

他们身上的道袍虽然清洗得甚是整洁,却都打了好几处补丁,面上也颇有菜色,显然是缺衣少食生计艰难。

那老道士虽见张象易年轻,却不敢有丝毫怠慢,抢先打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灵虚,见过道友。”

张象易也当即还礼:“贫道玄素,俗名张象易,见过灵虚观主。”

他早通过郭靖的关系,利用丐帮的渠道摸过紫霄宫的底细,知道这位灵虚道长便是紫霄宫观主。

数年前紫霄宫因宋蒙交兵而毁,一众道士或死或散,只有观主灵虚道长留下来。

他一直在官府和民间奔走游说,希望能重建紫霄宫。

只是如今宋蒙大战在即,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人心惶惶,自然无人愿意耗费时间和钱财做这件事情。

灵虚虽始终未能如愿,只能在紫霄宫废墟旁修了这座草庐栖身,还收留了两个孤儿作为弟子。

灵虚是单纯的修道之士而非武林中人,并未听说过已经从江北流传到江南的“剑仙”之名。

但他只由对方竟能降伏那头巨大雕鸟作为坐骑,便知这定是位极了不得的人物,在未明其来意之前,心中很有些忐忑。

略一踌躇之后,灵虚还是依照礼节,先请二人到草庐中作客,神雕体型太大,只能留在外面。

这草庐虽然简陋,正面却还供着真武大帝的神主牌位。

当时张象易和小龙女先向真武大帝敬香礼拜,而后才在灵虚的招呼下到一旁落座。

灵虚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没有条件烹茶待客,只能用两杯清水充数。

等到张象易和小龙女都没有丝毫嫌弃地饮了那杯清水,他才婉转问起对方此来的目的。

张象易微微一笑,说明自己出家时拜的亦是真武大帝,听说敬奉真武大帝的紫霄宫被毁,心中甚是不安,有意出资重建道宫。

他也说明并非毫无所求,因今后有长居南方的打算,待紫霄宫重建后,他希望能得一席之地安身。

灵虚当时若有所思,沉吟半晌后问道:“贫道观道友应是身怀武功,但贫道是门外汉,不知道友能否详细说一说你的武功究竟到了怎样的境界?”

张象易听对方这有些冒昧的问题,心中便是一动,于是也不谦虚,坦然道:“当今天下,若论武功之高,便属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此外虽也有堪与比肩之人,但不会超出一掌之数。贫道不才,去年曾与西毒做过一场,侥幸将其斩于剑下!”

灵虚他说话时气度雍容自信,显然并非信口开河,便知此言应无虚假,当时颇为突兀地道:“道友若当真有意在紫霄宫落脚,可愿从贫道手中接掌观主之位?若你愿意,重建紫霄宫的一应钱粮便不用你破费,贫道有办法解决。”

张象易微露讶然之色:“道友何出此言?”

灵虚面上现出苦涩之意:“实不相瞒,这两年贫道已跑遍了附近州县。如今官府枕戈待旦准备应付随时南侵的蒙古大军,确实没有精力和多余的钱粮来做此事。

“但贫道也拜访了许多民间善信,他们倒不是不肯出资,只是担心宋蒙之间一旦再生战事,紫霄宫仍是难保。

“若道友能接掌观主之位,再择时于这些善信稍露手段,以众人之心,贫道便有把握说服他们慷慨解囊。”

张象易哑然失笑,心道这位灵虚道长能执掌一座偌大紫霄宫,果然很有些手腕,居然能想到这般因势利导的主意。

但此事于他亦属公私两便:于公便是重建紫霄宫;于私则是借机打出名声,便于日后做一些事情。

至于事成之后,灵虚会否过河拆桥……他自然更没有担心的必要。

当时只略一沉吟后,张象易便向灵虚拱手道:“道友既信得过贫道,贫道也必然不会令道友失望!”

灵虚大喜过望,立即便在真武大帝的神主牌位前,焚香祷告说自感才德不足,愿将观主之位让于玄素真人,一言既出,绝无悔意,否则必遭神罚天谴。

随后他便和张象易商议了这计划实施的细节,最后将时间定在半月之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