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矮大紧认为,祁愿首张专辑应该由公司主导。
准确点说,应该由他这个专业的制作人来主导,这样才可以保证这张专辑不出大问题。
“我看好祁愿,为了签他,我足足磨了九个月。我答应他了,先推出一首单曲看看。如果单曲反响不错,专辑的主导权就交给他。”宋可没有被矮大紧的话左右。
一个成大事的人,怎么可以朝令夕改呢?都答应了就应该奉陪到底。
他和祁愿接触了这么长时间,祁愿的情况他很了解。
给唱片公司寄十首歌,被用了六首,有两三首称得上小热歌。
这录用率、这质量,都很好的证明了祁愿的个人才华。
他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对国外的音乐圈有一定的了解。
六七十年代英语歌坛的创作型歌手开始崛起。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霓虹的创作型歌手开始崛起。
华语歌坛隐隐有这个趋势了。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cvd、收音机大量普及,盗版磁带、盗版唱片越来越多了。
创作型歌手可以自己产出作品自给自足,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
香江四大天王很多成名曲都是翻唱国外的经典,他们自身不具备太多的创作能力,要配置专业的制作团队重金包装。
创作型歌手还有别的优势,把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注入作品,比那些翻唱型歌手更具感染力,能够更好跟歌迷共鸣。
还有就是,年轻一代的歌迷要求越来越高,相比歌手的唱功,更在意歌手的才气。
种种因素叠加才造就了创作型歌手的崛起。
在宋可看来,祁愿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创作型歌手的潜力。
有才、会创作、长得帅,这样的人放在歌坛里就是绝杀。
“小松,你不要说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答应过祁愿的事就不会反悔,我们等着看祁愿创作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行。”宋可直接拍板,让这件事成为定局。
矮大紧想说什么,想想还是算了。
唉,人家才是创始人,人家才是老总,人家都拍板了,他还能说什么?
就看看祁愿能带来什么样的作品吧。
他只是不赞同祁愿掌控专辑的制作,他觉得这里面水很深,祁愿一个小年轻把握不住。
但是吧,他对祁愿的个人才华还是高度认可的,祁愿写给其他歌手的歌他听过不止一次。
……
一个星期后。
一份从北电送来的礼物被送到宋可和矮大紧面前。
送出这份礼物的人正是祁愿。
在把歌曲送到麦田之前,祁愿跟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了版权证书。
九十年代的申请流程有些耗时,但有老师出手大大缩减了时间。
“这么快?一个星期就把歌写出来了。”宋可有些意外。
矮大紧看到曲谱和歌词时略感惊讶:“居然是校园民谣,他还懂民谣?嗯?这歌……啧……好啊……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