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百块啊,这可是都是钱啊,他的钱啊。
老刘他再次拨通供货厂商的电话,他人的火大了:“你们到底能不能供上货?你知道从今天中午到现在,有多少个客人要买祁愿的唱片吗?足足四十八个,我足足少赚了四十八个人的钱。”
“你忍耐一下,我们也在联系麦田,想要拿货的人不止你一个。像你这样催货的音像店电话,我今天接了不下三十个。”
得到这个答复,老刘气得奉化口音都出来了:“娘希匹,麦田的掌门人就是蠢货,给你赚钱的机会你不中用。祁愿的唱片这么好,你们居然只备了十万张?你们会赚钱吗?活该你们做不大。”
在全国各地,问候宋可的音像店老板有很多,老刘只是小小的一个缩影。
……
京城麦田。
宋可又痛苦又享受,下游供货商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一张口就是问他要货。
“阿愿的唱片太好卖了,根据下面的供货商统计,仅在10号那天,磁带+碟片加一起卖出了超过六万张。
从第二天开始,各个城市的音像店就卖脱销了,所有的库存都卖光了。
虽然工厂那边一直在两班倒灌录唱片,但是供不应求,不够卖,根本不够卖。”
矮大紧跟宋可汇报下面的情况。
宋可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抽自己耳光。
“老宋,别这样,别这样……”
矮大紧赶忙劝阻。
“这不是你的错,是阿愿太逆天了,谁能想到他一个歌坛新人的唱片会这么畅销。”
宋可的半边脸都红了,他对自己下手是真的狠。
他恨呐,根据唱片市场的定律,一张畅销的唱片上市一个星期后,大量盗版会涌入市场,开始以更低廉的价格挤占正版的生存空间。
换句话说,一张唱片只有第一周是最好卖的,之后的时间将成为盗版的天下。
如果他之前一次性把货备足,备二十万张。不,三十万张,他多赚好几倍钱。
好在亡羊补牢,不算太晚。
在开售第二天,他接到大量下游供货商的催货电话,当时他就意识到祁愿的唱片比他预估的更畅销。
所以同样在开售的第二天,他紧急联系几家新工厂。
只需要再过两天,新工厂生产的唱片就可以推向市场。
也就是说,在第一周的最后三四天,可以抢在盗版上市前卖一波量大的正版。
……
人在北电宿舍睡懒觉的祁愿接到宋可打来的电话:“阿愿,你红了。你的首专上市前两天一共售出十二万三千六百多张,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你的唱片特别好卖。唉,是我误判了,要是早期能多备些货,唱片的销量数字会更好看。”
在香江,一张正版唱片能卖出五万张就算白金唱片。
祁愿的首专开售两天就达成双白金唱片的成就。
当然,香江人口太少了,只有几百万人,人口决定了他们的唱片市场和内地没法比。
祁愿听到这个成绩时有些惊讶。
他都还没有开始动呢,他都还没有开始跑宣传呢,唱片就狂卖十万张了。
电台打榜的威力比他想象中大很多。
内地唱片市场,也比他想象中的猛很多。
这跟他的粉丝群体有关,他的同名首专主打的r&b,对这种新音乐接受度较高的都是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里好多都是大学生、白领。
这些人舍得花钱,所以才让他的唱片一上市就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