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的看台瞬间爆炸!
绝望化作狂喜的洪流!
顾雅琳老师激动得和旁边同学抱在一起!
向浩博脸色铁青,对着场上的队友怒吼:
“禁区前别轻易犯规!给我盯死他!别让他轻易起脚!”
然而,几分钟后,经管队员急于破坏,在池宏接球时再次将他凶狠地铲倒!
黄牌!又一个任意球!
“注意防他传球!”向浩博指挥着队友摆人墙。
这一次的任意球位置更远,离球门足足有接近40米!
伤停补时即将结束,池宏知道,自动化系的所有队员,经过整场比赛的高强度拼杀,特别是最后阶段被压着打的防守,此刻都已到了极限。
几个后卫扶着膝盖勉强站立,汗水浸透的球衣紧贴在背上,随着沉重的呼吸剧烈起伏。
池宏很清楚:拖到加时赛,必败无疑。
“只能把任意球当点球踢了。”
【番茄钟启动】
【专注度调整:95】
【持续时间:3分钟】
他大脑高速运转——
40米距离远超普通任意球射程。
他需要极致初速以穿透长距离空气阻力。
这要求他用正脚背抽击球体正下部,将全身剩余的爆发力集中在触球瞬间!
长距离飞行意味着气流有更充分的时间“干扰”球体。
无旋转的足球将成为雷诺数敏感系统!
当足球飞行至人墙顶端时,让速度降至15s,雷诺数约在21x10左右。
此时逆旋转球体上表面气流因黏性作用动量损失加剧,导致附面层提前分离。
升力系数cl骤降80以上,会形成类似飞行器“失速”的电梯式急速下坠。
他必须精确设定下坠点——在飞行约35米左右达到速度衰减临界点,触发层流边界层提前分离!
对方门将忌惮他第一球的威力,站位明显靠后,这恰恰在池宏的计算之内!
超远距离的下坠球,门将后撤反而会降低对球门上部空间的控制!
他后退的距离比上一个任意球更长,几步助跑带着沉重的决绝!
绷紧的脚背化作鞭梢,在触球瞬间爆发出恐怖的力量!
“嘭!”
足球如同出膛的炮弹,沿一条近乎笔直但微微上扬的轨迹急速蹿升!
没有旋转,没有弧线!
高速飞行带来的湍流边界层暂时维系着它的稳定。
“他要干嘛?这么远不可能进!”经管学院的后卫有人喊道。
球飞过了30米线,依然在高位向前冲!
但空气在悄无声息地“啃噬”它:
球体表面的微小气孔和缝线在不断演变的环境中持续制造细微的不对称涡流。
临界点降临!
在约35米距离,流场失稳!
层流边界层提前分离!
升力系数cl暴跌至负值!阻力系数cd飙升!
球体陡然失重!
如同被无形巨掌抓住,从高点开始近乎垂直的自杀式俯冲!
更致命的是,失去了湍流的稳定作用,球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开始不规则地剧烈摆动!
它不再是精准的导弹,而像一颗喝醉酒的彗星,带着诡异的震颤和摇摆,摇摇晃晃却又势不可挡地坠向球门!
经管门将完全判断错误!
他预判的弧线或下坠点都没有出现,只看到球在远端高空突然失控般垂直砸落!